每次与从前的老计生员碰面采访,我的内心其实都非常不忍,有时候谈论起来的一些话题往往勾起她们并不愉快的工作往事,她们或暗自抹泪或嚎啕大哭,对于她们来说,计生工作除了辛酸再无其他更恰当的表述,我也相信,一个时代的重任压在一批人身上,她们确实是十分不易的。
这一次,在主人公丁宝凤身上我却看到了一些不一样的东西在闪光,她没有泪水,不曾抱怨,对于过往的计生工作,她理智而坚强地娓娓道来。
“我不哭,走过的路吃过的苦都是财富”
见丁宝凤可是颇费了一些周折,已经退休的她在家闲不住,到了亲戚的车队帮忙,我们通过街道办了解到她的电话和地址,这才赶过去见到她。知晓了我们的来意,她连连摆手说:“计生工作啊,只有辛酸,别无其他。”她戏称自己现在是乐得解脱了。
今年57岁的丁宝凤出生于1957年,1980年丁宝凤在当时的吴村乡工作,她的主要工作就是协助乡里的计生助理员做好计生工作,干了六年,1986年她正式成了一名计生助理员,从此,她的生活就与计生工作无法分割。2001年,吴村乡撤并,丁宝凤又被分到清源镇计生办,由于工作能力强,2004年成立街道办时,她又被调入街道办开辟新的计生天地,直到2012年退休。无论在哪个地方,担任什么岗位,丁宝凤的工作热情和认真负责的态度始终如一,从未改变,用她自己的话说“我们干这行的人都是痴心不改啊”。确实,当时的计生工作条件和待遇都有可能让人退缩甚至改行,能够坚持几十年不放弃的,可不就是“痴心不改”。
干了一辈子计生工作,每个人回忆起来总是感触良多,我以为丁宝凤也会如其他老计生员一样,想起自己的辛酸就会抑制不住泪水,然而,这一次,我没有看到眼泪,我看到了一个老计生人的坚韧和豁达。丁宝凤说“我才不哭,哭有什么用,解决不了问题,当年工作困难的时候我都能顶住,现在更没什么值得哭的了,不过就是想起来无比辛酸而已,走过的路吃过的苦都是我人生的财富,应该感谢这些经历。”
“宁让身体受罪也不能让脸面受苦”
为了计生工作,丁宝凤付出的太多太多,为了动员育龄妇女上环,她们一家一户作动员,术中护理、术后慰问;为了建立七薄一卡,她们挨家挨户上门登记,想尽一切办法捕捉信息,辨别真假,仔细推理;为了不漏发一张准生证,她们上门服务,深入调查,严格审核;为了帮助新任计生员,丁宝凤还得充当老师的角色,帮助她们了解政策、熟悉工作……丁宝凤每天早出晚归,中午也不回家吃饭,孩子有时候都见不着她的面,丈夫和一双儿女都没有得到她的太多照料,然而他们却很理解支持丁宝凤,她不是一个称职的妻子和母亲,却是一名出色的计生工作者。这种舍小家、为大家的情怀,着实可敬可佩,《人口与计划生育杂志》也曾报道过丁宝凤的事迹。
在当时的吴村乡时,为了完成一项登记任务,丁宝凤骑着自行车一天能跑12个村庄;为了给办公室的计生员们争取工资,丁宝凤梗着脖子和上级领导据理力争;为了让村干部配合计生工作,丁宝凤自掏腰包买了一瓶白酒和村干部们喝酒;孩子小的时候发高烧离不开母亲,丁宝凤只能带着孩子在办公室坚持工作;群众不理解工作时,计生员的自行车轮胎会被放气甚至割破,有时候晚上睡觉还会有人砸玻璃……每一件事丁宝凤都记忆犹新,即使付出了这么多,计生员的工作还是“常没理”,丁宝凤说:“谁让咱们干的是‘天下第一难’的工作,群众不理解也是正常的。”然而她们也有她们的委屈和不甘,她们并不奢求有多好的待遇,只希望付出和所得不要相差太多,那些荣誉奖状,丁宝凤根本没有放在心上,她淡泊但无法掩盖失落。虽然丁宝凤获得了很多荣誉,省、市、县的荣誉基本上都拿过了,但她并没有享受到应有的待遇,每次有提干、推荐的名额,因为是搞计生工作的,往往就被排除在外,她笑说:“我们啊就是被摧残的一代。”我能感觉到那笑容背后是深深的无奈。
尽管工作中遇到了太多的困难和艰辛,丁宝凤对待计生工作从来没有一丝懈怠,每到一个新的工作岗位,她都能很快掌握新情况,遇到新问题也能迅速作出反应,充分发挥了一名老计生员的作用。初到街道办时,丁宝凤花了很多精力,完成了从乡镇工作到城乡混住区工作角色的转变,街道办属于新开辟的计生工作领域,包括了农民、市民、流动人口、下岗职工、无业人员等复杂的成分,相比乡镇工作,难度大了很多,每一类人群都有相应的不同政策。丁宝凤面对这样的情况,不仅没有退缩推脱,反而有了更大的动力,她重新学习政策、不断适应环境,她说:“我这个人,宁愿让身体受罪,也不能让脸面受苦,工作一定要做好。”正是抱着这样的原则,丁宝凤在新的地方发现了新的情况,用新的策略解决了新的矛盾,甚至闭着眼睛,她都能想到每家每户的大致情形,凡是她经手的工作,没有出过一次差错。
“计生工作很有必要,但也确实‘难闹’”
当问到对计生工作的认识和体会时,丁宝凤平静地说了两点,她说,第一,计划生育工作是很有必要的。计划生育政策是随着国家的发展出现的时代的产物,当时来说很有必要,因为我国的人口底子薄,九十年代,人口基数很不平衡,人口数量庞大,各方面的素质却根本无法顾及,社会也会出现不安定因素,这时候就需要国家出台政策调节,计划生育政策就应运而生,三十多年过去了,我们的人口数量得到了控制,国人的素质却还是有待提高,控制人口数量的同时应该配套相应的保障措施,计划生育不能“顾此失彼”,大方面来说计划生育政策是利国利民的。第二,计生工作实在是“难闹”,付出得太多了。中国人根深蒂固的传统生育观念时刻都困扰着计划生育工作的进行,传宗接代生儿育女是大事,怎么能人为阻止呢,于是有人谩骂有人逃避,计生工作的难度可想而知;从1990年计划生育条例颁布以来,已经修改过三次,每一次都需要重新学习,每个阶段的政策都随着形势的变化不断变化着,如果不及时更新知识,工作就无法上手,除了一步一个脚印,踏踏实实地做不能有半点投机。这些都是一名老计生员真实的感受,不做作,不夸张,丁宝凤一段简单的阐述却道尽了她计生工作三十多年的辛酸路。
也许没有亲身经历,永远也无法感同身受,我能理解她们的心情,却根本没办法描述其万分之一。在特定的历史时期,总要有一部分人作出牺牲,她们可能很快被人们遗忘,但是春风知晓,夏雨明了,秋月懂得,冬雪铭记,每一个未见日出的拂晓,每一个披星戴月的夜晚,都记录着计生工作者们辛酸的泪水,艰难的步伐。计划生育工作实实在在为国家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计生工作的得失,千秋功过,自有后人评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