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5:流金*岁月总第2736期 >2014-11-16编印

再回新营
刊发日期:2014-11-16 阅读次数: 作者:郭建华  语音阅读:语音阅读
  
  今年2月10日,是我和伙伴们下乡插队45年周年纪念日。
  45年前,我们成都知青来到山西省清徐县新营村插队。
  每年的2月10日这一天,我们都要聚会回忆在新营的时光。今年聚会时大家相约一齐回去看一看,这中间有经常回去的,也有没有回去过的,但都想回去看一看我们的第二故乡,看一看父老乡亲,看一看我们劳动锻炼的地方,看一看在艰苦的岁月里收留养育我们的地方——新营。
  1968年12月,毛主席发出“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很有必要。”的号召,我们30多名父母受到“文化大革命”冲击的“黑帮”子弟,相约一齐来到了山西省清徐县新营村插队,在当时那种背景下,新营村没有嫌弃我们,收留了我们,用温暖抚慰我们受伤的心灵。在数年时间里我们自力更生,不怕辛苦和乡亲们共同劳动水乳交融,为改变新营的面貌艰苦奋斗,结下了真挚的友谊。
  当村里听说我们要回村,在外的老乡从四面八方赶回村来,润祥两口子从吕梁赶回来,六儿请假从交城赶回来,县里工作的张卯春夫妇、张双明和年青一代的张俊文从县城赶回来,都是为了和我们见见面,叙叙旧。村里的村民为我们打扫好了房屋,洗净了被褥,准备了好吃的等着我们回来,这浓浓的乡情让我们倍受感动。村里的老乡见面都不是说“来了”,而是说“回来了”,一个“回”字完全把我们当成是久别重逢的亲人回家一样。家家户户都准备下最好吃的请我们吃饭,四川吃不上的东西都做来给我们吃,我们在一起唠家常,摆龙门阵,那份浓情,那份乡情,让你久久不能忘怀,我们走村串户,为的就是能够多见上一些村民,多见一下当年与我们一起劳动的乡亲们。这次回村,基本上都见到了与我们同龄的人。大家都非常高兴,一起回忆过去的往事,以及询问现在大家的情况。摆不完的龙门阵,唠不完的家常话,越摆越亲热,越说越热闹,久久不能散去。晚上,还与村民们一起敲锣打鼓“闹票儿”,其乐融融。
  此次回村,我们一行六人,有王勇策(小旦)、杜建文(小毛子)郭建华夫妇、贾明生(贾泡)、刘刚(亮娃)、李小林六名知青外,还有李小林的夫人曲萍。在我们回村的前几天,北京、石家庄等地的漆联邦(老古)任小萍夫妇、贾召源张奋先夫妇、以及在成都的程纪渝、米家锦、漆思牧也携夫人们回到新营,由于时间安排不凑巧没能如约聚会。
  在村里住了两个晚上,老乡们都说住的太短了,依依不舍地送我们出村,一再要求“再回来、多回来啊!”我们在乡亲们期盼的眼神中恋恋不舍挥手离去。
  (作者系45年前在我县新营村插队的成都知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