售【售】(shòu)
“售”,会意字,从口,从隹,或从集省。“口”是发声、说话的主要器官,“售”从“口”表示与人的话语、言谈有关;“隹”是鸟的通称。“隹”“口”为“售”,意为嘴像小鸟一样不停地说,表现的是人借绵绵不休的语言以引起别人的注意并推销自己的产品。《说文新附》:“售,卖出手也。”本义为把货物卖出去。
“售”从隹,从口,寓意为:售货员与顾客沟通交流,要像鸟鸣啁啾,多言善解,童叟无欺;“售”有如小鸟的食量,是零散出售,薄利多销,而非批发;销售又要像小鸟小口进食一样,不能狮子大开口,漫天要价,要严守货真价实、物有所值的信条。重商品信誉,讲服务质量。
“售”中有口,“口”意为范围:既指销售需要商铺,也指进货、销售都有一定的渠道。将“隹”视为“集”省,则意为聚集、集市,表示销售要择取人口密集的繁华地段,要在人口流动多的集市上卖。
古时候,“售”既有卖的意思,又有买的意思。如在《钴鉧潭西小丘记》中,当柳宗元看到山中有一清静的处所,喜欢之余,问那位无奈之余出卖此地的主人要价多少时写道:“问其价,曰:止四百。余怜而售之。”后来,随着语言的发展,“售”的词义缩小,只剩下一层“卖”的意思了。
“售”中之“口”表明了商品的出售过程中声音和语言的重要性。古代,由于商业不够发达,小商小贩常常挑一担货物走街串巷,吆喝叫卖,这是小生意人或小手艺人招徕顾客的一种重要手段,可以说是最早的广告。
可见这小小吆喝,俨然是市井民俗文化的缩影。旧时以小农经济为主,商品交换的数量和品种都有限,游走于市井街巷的小商小贩,仅凭几声吆喝就足以吸引需要购买的人群。现今的社会,商品经济发达,大众的生活水平大大提高,人们的需求量和购买力日益增长。相应的,商场、商品的数量和品种也是花样繁多,令人目不暇接。商家为了竞争,单凭人声的吆喝已远远不能招徕更多的消费者。于是,形形色色的广告代替吆喝声“粉墨登场”。拿起报纸,打开电视,街头漫步,乘车旅行,都会遭到铺天盖地的广告的“轰炸”。商家除力求广告语言生动引人、精炼出色外,还在各种辅助手段上费尽心机,诸如请名人、明星做产品代言人,制作商业宣传短片等,就是希望通过有创意的宣传形式,另辟蹊径,使自己的产品引起更多消费者的关注。而今,广告已成为各种商业活动不可或缺的手段,并由此衍生出营销策划、广告策划等热门行业,由此,“售”中之“口”也被赋予了更多的涵义。
过去的吆喝也好,今天的广告也罢,都是为了集中“人口”,即将众多消费者集中到自己的店里,以求门庭若市,生意兴隆。然而,吆喝只是经商的辅助手段,经商之道其实是在吆喝之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