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4:东湖*副刊总第2728期 >2014-10-29编印

闲聊逛早市
刊发日期:2014-10-29 阅读次数: 作者:阿红  语音阅读:语音阅读
  
  早市上摆放着鲜嫩的油麦菜,一问价格,一块一把,遂买了一把回来炒着吃。孩子吃得津津有味,还不时竖起大拇指夸奖“好吃”。我感慨地说:“还是早市的菜,既便宜又新鲜,关键是你这个‘刁民’吃得香。”闺女问:“早市上有菜贩子吗?”我说:“有,但很少,大部分都是农民伯伯自己种的菜拿出来卖的,像今天的油麦菜,卖菜的是一位60多岁的爷爷,一看就是地道的农民。”女儿点头:“以后别上菜铺买菜了,就吃早市的菜吧。”
  以前曾听同事说早市的菜新鲜、便宜,一来懒惰不愿早起,二来离家50米就是菜铺,舍近求远的事也不爱做。一个偶然的机会逛了一回早市,才真正感叹这里的蔬菜物美价廉,于是,接下来的早晨,逛早市成了我非常热衷的一件事。
  话说回来,虽说早市菜价便宜,但也不能见菜就买。通过一段时间的实践,感觉想在早市讨便宜也确实有些“窍门”。首先你得多张嘴打听菜价,不管买与不买,见菜就问价,做到“底数清、心里明”,这样才能货比三家、价比五处。其次,要学会“挑剔”,即使看起来质量很不错的蔬菜也要鸡蛋里挑骨头地说出它的缺点,这样一来,菜农自然会主动给你降价。第三,要有长期合作的商家,一回生二回熟,到第三回,你放心,卖给你蔬菜的价钱肯定比别人低。
  当然,在细心挑菜的同时你的头脑也得勤快算账。记得有一回我在买豆角时,转了一圈,别家的豆角都是一斤3元,只有一家是2.5元,决定购买。挑完豆角一过称,“二斤三两——就给7元算了。”菜农吆喝着。我机械地递过钱去就走,走了两步愣过神来了:不对呀,一斤2.5元,二斤三两6.5元,怎么他说就给7元算了,他多收了我5角钱,吆喝得好像我占了便宜似的,于是转身回去。说明情况后,对方一个劲地拍脑袋:“呀呀,算错了。”说完,找回5角钱。
  有一回女儿跟着我逛早市。在买茴子白时,看别人撕叶子,我也开始撕,直到撕得雪白如玉,卖家也不吱声。正在窃喜之际,一边的女儿看不下去了:“撕了这么多了,真可惜,其实洗洗就能吃,农民伯伯们多辛苦啊。”一句话说得我满脸通红,一边的菜农摸摸孩子的脑袋,感激地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