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4:东湖*副刊总第2726期 >2014-10-24编印

站在讲台上
刊发日期:2014-10-24 阅读次数: 作者:李小娟  语音阅读:语音阅读
  
  
  没有什么时候能像现在这样,让人心无所思,自信沉静。此刻,我站在讲台上,台下有十七双黑葡萄般水灵灵、亮闪闪的眼睛在看着我。
  我知道,他们盼我盼了很久,十来岁的孩子眼前总是一片阳光明媚,不知道在他们的小脑袋里,我曾是一位多么美丽的公主。
  我微笑着看着他们,他们的开心和激动也全部都写在了脸上。他们很端正地坐着,目光一刻都不离开我。今天,我长发披肩,黑色的小裙子一转就是莲花一朵。我虽已不太年轻,但我依旧笑容荡漾,我虽不是最美的老师,但我相信,今天我是最美的自己。
  孩子们的眼神告诉我,我没有让他们感到失望,但这默默中,我也看到了太多的期许和憧憬。
  我为人师!
  我听到了自己内心深处铿锵有力的呼喊。管他这世间的纷纷扰扰,蜚短流长,此刻,我站在讲台上,我的眼中就只有孩子们。
  这是我工作的第十四个年头。做了六年小学老师,七年中学老师之后,我做了教研员,兼任这十七个孩子的英语老师。三尺讲台,任岁月如潮无情地冲刷鞭打,它在我心中,永远是一方最神圣,最安静的乐土。站在讲台上,我会忘记一切的不开心;站在讲台上,无论眼前的生活是怎样一团乱麻,这里都是一片清晰明朗。
  三尺讲台,是我们的舞台,亦是我们心灵休憩的港湾。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这“传”、“授”、“解”,需要怎样的渊博、胸襟和智慧啊。做老师,我不想把古圣先贤留给我们的宝贵知识经验变成干巴巴的程式化的教条,变得就像孩子们惯常取笑我们的“迂腐”,“老掉牙了”。我想做一个胸中有道,手中有业,心中无惑的老师。站在讲台上,那些许的高度总是提醒我自己,“这里你是主角,一定要讲得精彩!”
  讲台不是舞台。台下的不是观众,而是我的学生。我们有缘相遇,就是彼此生命中很珍贵的邂逅。无论现在的教育环境有多复杂,登上讲台,便是在延续一份师生情。爱学习的,不爱学习的孩子,他们都是这世间的唯一,也是我生命中的唯一。
  一位老教师退休时曾跟我说,这辈子不知把别人教育得怎么样,自己先把自己教育好了。我知道,这不是自嘲,而是对自己这份职业最坦然、最豁达的总结。
  站在讲台上的分分秒秒,我们都将自己的灵魂交给了孩子们;而我们的灵魂,也得到了这世上最圣洁的洗礼。得失原本就是共存共亡的,何必苛求孰多孰少?
  站在讲台上,应该是一种享受,而不是折磨。努力了,也付出了,最重要的是,你快乐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