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上有一种爱,叫做掏心掏肺,那是母亲对儿子的爱;世上还有一种爱,叫做“爱莫能助”,那是母亲病危时儿子的心痛与无奈。
早晨,没等儿子起床,母亲就会把饭做好,饭菜质量自不必说,蛋奶肉菜,冷拼热炒,荤素搭配,是每天做饭的原则。儿子起床第一件事是如厕,等待儿子如厕的功夫,母亲就会帮他把热腾腾的洗脸水备好,等待儿子洗脸的功夫,母亲又会把刷牙水备好,儿子吃饭时,母亲又会跑出去把儿子的自行车推到门口,甚至连车头都会调到儿子上班走的方向。儿子上学时是这样,工作后依旧这样。母亲对儿子的这种照顾几十年如一日,这种细致入微的关心连做媳妇的也自愧不如。
儿子搬进新房后患了过敏性紫癜,儿子的紫癜成为母亲最大的心病,为了让儿子养病,72岁的她承包了家中所有的体力活;为了按时给儿子服药,她每天骑车过来给儿子煎药,20多年没骑车的她竟在72岁时重新骑上了自行车,这对大家来说真是个奇迹,奇迹的背后,是母亲对儿子掏心掏肺的爱,因为她不放心把“煎药”这样的大事交给任何人,甚至她的媳妇。
儿子同样很爱他的母亲,可是他爱得有点迟。当他想以同样的爱回报他的母亲时,他的母亲已住进了重症监护室。他每天都守在监护室门口倍受煎熬(每天只有半小时的探视时间),进了监护室他唯一能做的事情就是不停地呼喊:妈,你醒醒,妈妈,你醒醒好吗……那段日子,每当有人问起母亲的病情时,他总是哽咽着不能说话。好在母亲昏迷半月后终于苏醒了。苏醒后的母亲丧失了语言功能,丧失了吞咽功能,丧失了肢体活动功能,因此吃饭要靠胃管,小便要靠尿管,且隔段时间就得换一次,有时还得用吸痰机吸痰。陪伴母亲的日子,他亲眼看到母亲在医生和护士的“摧残”下怎样生不如死,那一刻,他的爱叫做“爱莫能助”。母亲每换一次管子,他的心都在滴血,可是为了延续母亲的生命,为了每天下班回家后能再喊声“妈妈”,他只能听从医生的安排,眼睁睁地看着母亲遭受折磨。每次换胃管时,他都含着泪安慰母亲:妈,您坚强点,坚强点很快就好了。其实,母亲究竟何日能够好起来,他自己也不清楚。母亲似乎很懂儿子的心,她每一次都咬牙坚持着……
出院后,儿子很想像当初母亲照顾他一样给她以最好的照顾,可是由于母亲不会说话,他根本不知道母亲需要什么,不需要什么,喜欢什么,不喜欢什么,在用胃管打饭的过程中,他甚至不知道打多少才适量,不知道母亲的肚子到底憋着还是饿着……他再一次体会到了“爱莫能助”的心痛与无奈。此时此刻,他的心里只有悔,只有恨,有一次,他竟半夜里坐起来捶胸顿足,痛哭流涕,因为,母亲的生病是完全可以避免的,只要平日对母亲有一丁点关心,这场疾病就完全可以预防,可是一切为时已晚……
母亲今生给了他太多的爱与呵护,可是他还能够给母亲点什么呢?他欠母亲的注定还不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