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2:社会*观察总第2721期 >2014-10-12编印

定位年轻 终生学习
——赴太原日报学习心得
刊发日期:2014-10-12 阅读次数: 作者:新闻中心 孟艳梅  语音阅读:语音阅读
  
  9月23日至26日,我在太原日报专副刊采编中心参加了为期四天的培训。我分别跟着副刊部孟中副主任、黄海波老师、郭悦老师做了9月24、25、26日副刊的《憩园》这个版,从选稿、排版、校稿、出样都参与到了其中,在9月26日的太原日报上发表了一篇题为《定位年轻》的文章,并且还参加了由太原晚报副总编杨松主讲的《如何做好民生报道》的新闻业务培训。关于这次培训的心得体会是二个心情,三个认知,一个体会。
  二个心情:一是特别感谢之情。感谢宣传部和单位领导给了我这样一个外出学习的机会,让我在短短的四天时间内增长了不少见识,学到了一些东西;二是特别抱歉之心,这个抱歉是对平时真正从事新闻工作的三个单位的同事来说的。因为我从2003年由电视台调入新闻中心后一直从事办公室、人事财务工作,基本上不参加新闻报道。
  三个认知:一是学习是基础。平时自我感觉也有一定的知识储备,自认也算是爱学习吧,可是通过这次培训,深深地认识到了学习的重要性。二是态度是关健。一个人做事是不是认真,是不是负责,是不是能做的好关健是看态度。三是实践是真理。马克思曾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如是说: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它点出了实践的重要性,纸上谈兵永远比不上实践探索得来的收获大。
  原来觉得自己也算是一个新闻工作者,可却从来没有真正认识到作为一名新闻工作者的职责到底在那里,觉得就是开会、写稿、发稿,好象就没有深入地思考过新闻工作者到底怎么样才算的上是一个真正的新闻工作者。
  一个体会:人不能有惰性。“贵有恒何必三更眠五更起,最无益只怕一日曝十日寒。”摆脱惰性,需要自我的坚持。通过这次培训学习,我有了一些初步的认识。作为一名新闻工作者,首先要有新闻敏感性,要敏锐地去发现事实;其次要有真实的态度,要忠实地去报道事实,第三要充分发挥正能量,当好党和人民的耳目喉舌。
  幸亏,我还能找得到学习的乐趣,读书的快乐,写作的激情。而更庆幸的是此时此刻,惰性悄悄地离开了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