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时间和老公去一花窖买花,目光在令人眼花缭乱的众多盆花中逡巡,最后锁定在一盆枝条繁密叶片油绿长势旺盛且缀满花骨朵的盆花上。卖花姑娘见状机灵地跑过来:“姐,这花叫栀子花,放在家里挺好看的,带一盆回去吧!”“栀子花?”我有几分惊喜。有段时间很喜欢何炅唱的那首《栀子花开》“栀子花开so beautiful so white……栀子花开如此可爱……栀子花开啊开,栀子花开啊开,象晶莹的浪花,盛开在我的心海;栀子花开啊开,栀子花开啊开,是淡淡的青春,纯纯的爱。”因为喜欢这首歌,爱屋及乌,喜欢上了栀子花,尽管未曾与它谋面。我想象中的栀子花是高大的乔木,花开时节,碧绿宽大的叶子上顶着一朵一朵的纯白的花儿,满校园里弥漫着淡淡的清香,纯纯的爱……“姐,你看这上面已有好几个花骨朵了,回去没多久就会开了。”买花姑娘看出了我有买下它的心思,进一步促销。“它好养吗?”我确实有带她回家的心意。“好养好养,只要每两天浇一次水就可以了。”“我要了。”我似乎是要带一个心仪已久的恋人回家。垫上报纸搬上车,她随我回家。
回到家,我将她轻轻地安放在沙发边上,满眼怜爱满心虔诚地祈祷:“期待你的花开!”每天都会看她几眼,每两天都不忘给她浇一次水,静静地凝视她饱满的花骨朵,轻轻地碰碰那些骨朵儿看她松开一些没有。就在我的满心的期待中,就在我精心的照料下,她貌似静好地生活着。然而,一天,我发现她好几片油绿挺展的叶片掉落在地,我的心一阵紧张,赶紧打开百度向电脑咨询:“1.喜酸土;2.喜阴凉;但要保持全日60%的光照;3.喜湿:空气湿度如低于70%,就会直接影响花芽分化和花蕾的成长;4.喜肥;5.喜温6.适时修剪:栀子萌芽力强,容易枝杈重叠,密不通风,营养分散。”对照这些条款自查,土“酸不酸”我还真不知道;我将她置于阴凉处,但根本保证不了满足她全日60%的光照;我家的空气湿度远远达不到70%;肥料我施得应该也不足;修剪我就更没想到也没动手了。唉,这样养她她能健康到哪儿呢?但我又真不太有能力达到她以上的要求。一日和几个朋友沮丧地聊起这件事,她们都说栀子花不好养,关键是我们北方湿度不够。我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她油绿挺展的叶片枯黄萎缩继而坠地,而那一直打着的骨朵儿始终也没有绽开,甚至松都没松。我的热情与日也与她的状况剧减,直至有一天我终不想看到她病恹恹的状况而将她弃之门外,她的花骨朵依旧是花骨朵,连一丁点儿的白色都没显露出来。
看着沙发边上空了的位置我不由反思自己:不是她没给我我想要的白色与清香,而是我给不了她她绽放所需要的阳光与水分甚至还有空气,淡淡的伤感浮上心头……突然我想到了自己的另一种园丁身份——我孩子的母亲与我弟子的老师,在这种使命中我不是也用心期待着他们开出美丽清香的生命之花吗?孔老夫子教导“因材施教”,那我是否真的练就了那双慧眼去准确地辨识他们的材质?那我是不是因着他们不同的材质给足了他们生命之花盛开所需要的恰当的阳光水分与空气?答案恐怕也不尽如人意,而这似乎是更重要的。
哦,我的这间小屋终究没盛开“so beautiful so white”的白色浪花,终究没有飘散着纯纯的清香的芬芳,但还好的是她给了我一份明亮的提醒,提醒我不要错过更重要的生命的花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