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的盛夏,骄阳似火,晒得地上滚烫,我们选择了气候宜人的海滨城市青海去旅游。我和妻子、女儿、女婿、外甥女从太原出发,乘火车经一夜时间到达山东省青岛市。一夜里多年不遇的暴雨把整个青岛像洗过的一样,显得格外清新。
雨不停地下着,我们事先安排好食宿,由女儿规划好行程,次日便开始了游览。
第一站去了栈桥。当我第一次也是第一眼见到茫茫的大海时放眼望去,礁石粼粼,一望无际,俯视大海清澈见底,一阵海风吹来,深绿的海水碧波荡漾,浪花四溅。
岸边钓鱼的,捞虾的,摆摊设点卖纪念品的,应有尽有。在栈桥的南侧的健身广场,当地人们早早起来,在这里做健身操,打太极拳,舞剑弄棒,锻炼身体。
7月26日进入了第二海水浴场,摩托号、飞轮号快艇,如飞剑一般,撞击起层层浪花,令人眼花缭乱。看到大海中畅游的人们,个个兴高采烈,欢呼雀跃,脑际里想起了,伟大领袖毛主席,曾以60多岁的高龄三次横渡长江的壮举,写下了壮丽的诗篇《游泳》,诗中写道:“不管风吹浪打,胜似闲庭信步”。不识水性的我,也鼓起了勇气穿上泳衣,戴上救生圈,也汇入了游泳的人群。
7月27日,我们乘青岛号轮船去了黄岛,而后又去了鲁迅公园。其实公园也是海洋的世界,在那里带着外甥女捡贝壳,捞鱼虾,逮螃蟹,在沙滩上你追我赶,嬉戏玩耍,在这炎热的夏天,这里倒显得特别的清新凉爽。直到太阳落山我们才恋恋不舍地离开。
在青岛最使我感动的有两件事,一个是环境,一个是建筑。以梧桐树、椰子树为代表的树木到处可见。随道路地势形成林带,片片是绿色的海洋、绿色的世界,树上鸟鸣蝉叫不停犹如弹琴唱歌,声声入耳,喜鹊叽叽喳喳像在迎接你的到来,向你报喜。徜徉在这里,正是鸟语花香树笼罩海环抱,犹如进入仙境。我们边走边聊,说说笑笑,不知不觉中一座雄伟的建筑,出现在我们的面前,这是德战时期德国总督府旧址,是此次旅游中我所欣赏的建筑,解放后一直为青岛市人民政府办公使用,它是德战时期的代表性建筑,平面布局为凹字型,东西长80米,南北约40米,主体共四层,高20米,立面形式为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三段构图方法,中部及两侧略外突,墙面采用黄岗岩石砌筑,正门入口处设有39阶台阶,可直达二层门庭,门前左右两侧汽车可以通行,台阶前面是一片宽阔场地,整座建筑以砖石木为主,工艺严谨,造型典雅,依地势而建,一眼望去,给人以高大深远且庄重威严的感觉,这一建筑地处沂水路11号。
经我了解,德战时期德国人在这里的建筑形成了一片一片的建筑群,其有名的也不下五六十座,其中德国警察署、德国领事馆、基督教、福音堂,倍受青睐。学校、医院、监狱、啤酒厂等建筑涉及社会的方方面面,造型各异,艺术各具特色。更重要的是给我们中国人带来一个疑问,德国人为什么要在这里选址大量建设?
青岛海蓝浪高水清,树多鸟鸣蝉叫,海产品丰富,建筑雄伟壮观,环境优美宜人,给我留下了深深的印象。我想在习近平主席为首的党中央领导下,全国人民从上到下,为实现中国梦而奋斗,祖国山河会更加壮丽美好,一个绿色环保低碳和谐的新世界一定能够早日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