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天来临了,我们从炎热酷暑里走出来,进入了天高气爽的秋季。但是,进入白露节气后,暑气顿消,凉意渐浓,又到了下雨的季节,气温的不稳定,使体弱多病的老年人,难以适应。患感冒、咳嗽等疾病的确实不少。特别是平时就患有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等病症的人,就必须更好地注意。如何应对这些大自然给我们的恩赐呢?就我的体会而言,应该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不可轻易增减衣服:秋天来了,让我们顿觉凉爽了许多,这时候,如果突然增减衣服,身体一下还是适应不了的。尤其常在室外锻炼和行走的人,你将衣服增加了,在身体活动的过程中,必然要发出过多的汗水,在停止了行动以后,如果又减少衣服就容易患感冒。古人就有“春捂秋冻”的说法。意思就是告诉我们,身体对气候的变化要有一个适应的过程,千万不可增减衣服太早或太多。我在秋冬季节里,一般穿的衣服是要稍少一点的。实践证明我由于坚持了少穿衣服,患感冒的情况是很少发生的。
二是不可忽视天气预报。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几乎天天可以在电视里或报纸等新闻媒体上看到天气预报,习以为常,就不太关注天气的变化了。可我们生活在气候多变的秋季,天气预报就应该是我们每天必看的重要新闻了。那么我们每天的活动,就必须要和天气变化紧紧地结合起来。如果遇到阴雨天气,我们适时增加衣服就应该是必然的行动。这样就避免了天气变化带给我们的伤害。
三是不可吃的过多或过饱。我们老年人,随着年龄的不断增加,身体各个器官在不断地老化,其生理机能也就衷退了许多。如果吃的过饱或过多,特别在秋冬季节,消化功能就难以承受。消化不了食物,身体就容易出现吐酸水,甚至胃疼、胃痛或发展成溃疡病。再说了,古人就有“吃饭吃半饱”的教悔。今人也有吃饭七、八成的说法。从科学的角度来讲,我们现在生活条件好了,每天摄入的营养成份,足以满足我们每天身体的消耗和需要。如果营养过盛,中医认为,过多的营养储存在人体里,就是湿气,人体有了湿气,就会罹患各种疾病。大家想一想,在你吃得过多的时候,是不是就会发生长口疮、眼睛发红、嗓子红肿等不良反应。所以说,我们在这个疾病多发的季节里,就更要注意适当少吃点东西。
四是不可放松锻炼身体。我们锻炼身体增强了体质,提高了抵抗疾病的能力。特别是我们老年人,更要注意坚持不懈地锻炼身体。以我的习惯,每逢在椅子上坐了四、五十分钟之后,一定要站起来活动活动,让身体的血脉,永远保持着舒展的状态。而每天的锻炼计划,也应该是“雷打不动”的常规行为。即使遇到了阴雨天气,打上伞也要坚持锻炼。特别在这个气候多变的季节,锻炼身体就显得更为重要。
五是不可忘记按时服药。对有病的人来说,按时服药是非常重要的。我们从炎热的夏季来到了秋季,天气凉爽了,感觉到生活的很惬意,但绝对不可忽视了按时服药。对已经身患疾病的人来说,还是要靠药物来控制,在治疗的过程中,逐步地恢复起来。在秋冬季节更要时时注意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