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五月份在北京十渡完成55米蹦极跳,上周末,我又参加了太原市国际马拉松女子半程,用2小时35分完成了21.0975公里的挑战,写在记事本上的梦想清单终于又划掉了一项,存在感爆表。
如果说蹦极是激情与刺激的,那马拉松就是平静而深厚的。二者都是勇敢者的游戏,只不过蹦极需要的是一霎间的勇气,而马拉松需要的是持久的耐力和毅力。这是我第一次跑马拉松,对于我这个极其业余的选手来说,这不是一场比赛,没有输赢,没有名次,仅仅是一次挑战自我,突破极限的成长经历。
说实话,跑之前自己心里很没底,不知道能不能坚持下来。因为没做任何训练准备,也没看任何跑马拉松注意事项,临跑前一晚,还通宵看了两部电影。第二天一早,大大咧咧的穿着短裤背着包包就上赛场了。早上7时,当我来到煤炭交易中心南门,已是人潮涌动,氛围火爆。我塞上耳机,摩肩擦踵地挤进半程起跑点,尽管音量调到最大,都能感受到所有选手的欢呼与呐喊。8时,鸣枪起跑,整个赛场都沸腾了,滚滚的人流从起点出发。
一开始跑,我担心落在人群的后半段,就一直加速前进,从长兴北街进入滨河西路,就明显感到自己的双腿逐渐沉重,好像已经进入跑马拉松会出现的第一个“难受”期,穿过南中环桥时,看到前面全是跑动的人群,场面甚是壮观,顿时,我感到一股强有劲的力量在催促自己前进。这时大概跑了有6公里,我重新调整呼吸,降低步频,让自己匀速前进。跑到12公里时,我的左膝开始胀痛,速度也越来越慢,我知道如果这个时候停下来,再重新起跑会更难受,所以只能坚持。从匝道上了祥云桥时,痛感越来越强,我不得不停下来,趴伏在桥上的栏杆边处,敲打着左膝关节,心想,要不算了吧,较什么劲儿。可又想,都坚持到现在了,放弃岂不太可惜。就在我快要崩盘之际,后上的选手和陌生路人冲我喊加油,沿途的医护人员在我的膝盖处喷了云南白药,在桥上驻足徘徊了几分钟后,一种意念把我重新拽回了跑道。
后来的一路,我疲惫的身体和倔强的内心一直在做抗争和搏斗。15、6公里的时候,我进入众人所说的恐怖的“撞墙”期,几乎到了身体疲劳的极限,那一刻,真的是想死的心都有,恨不能马上冲进救助车。可越是坚持,越是艰难,选择放弃就越是不甘心。其实我已经忘记自己是怎样跑到终点的,只记得在看到终点牌时,想冲刺一把,却发现自己一点力气都使不出。当拖着麻木的双脚迈进终点线,拿到纪念奖牌的那一刻,突然地,就哭了,不是为抵达终点的那种喜悦,而是为那份咬紧牙关的坚持和不言放弃。
马拉松结束后,因未能及时保暖和放松,导致我的左膝损伤,在床上足足躺了三天,很多人说,你何苦呢?我不知道该如何回答,也找不到一个很好的理由去说服谁,甚至是我的父母。我只是一直坚信,人活着,总该有一种信念,有一个对梦想的追求和突破极限的渴望。无论选择做什么,都不是为了想去成为谁,打败谁,赢了谁,而仅仅只是为了成为最好的自己,超越现在的自己,做一个和自己赛跑的人。因为只有这样的经历,才能让人终身难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