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6日到9月5日,我在太原电视台新闻频道新闻部学习。新闻部共有人员40人,由4个主任王立波、张晓锐、郭方、赵亮,7个播音员以及20多名记者组成。
我这次学习的主要内容是播音主持化妆技巧、新闻播报方法及新闻采编工作技巧及流程。期间跟随太原新闻记者采访四次,在《太原新闻》节目中发稿2篇,每天跟随播音员主持人学习新闻配音,出镜播音技巧。虽然由于台里制度限制,没能自主拍片和播音,但仍有很多收获。
首先让我感受最深的是记者们的严于律己和职业操守。无论是工作场合还是私下交流,从没听过他们对工作的抱怨与不满。无论采访回来是中午12点,还是1点以后,他们总是把第一时间交稿放在首要的位置,可以不吃饭,可以不回家,但一定会在2点半以前交稿。拍会议新闻必扛架子,回来编片积极运用过去资料,使新闻内容更有说服力,画面更充实饱满,这里给我的启示就是我们的清徐新闻往往由于资料的缺乏,导致会议就是拍会议,降低了可看性,自然成了纯粹的会议新闻,疏远了观众与电视、百姓与政府的距离。张晓锐主任说他们的记者拍回来的片子很长时间都舍不得删,都在自己的电脑里存着,以备需要的时候直接调出来就能用。这也是今年我们台新部门成立之时我们制作部提出的一条建议,就是希望尽快将我们的资料库建立起来。
我还发现,无论是新闻还是专题片,市台节目画面中近景的大量使用,也使画面更充实,更饱满。而我们往往运用比较多的都是中景和远景。张睿主任给我们的片子提出了实实在在的建议,她说我们的时政新闻片子想要送上市台,画面漂亮是第一要求,这就包含了角度和景别两方面的要求。针对以往清徐台送片的情况,张睿主任说,关键要在“稳”字上下功夫。由于我们台女记者比较多,这个问题就更要注意了,切忌晃动,不需要推拉摇移。远、中、近景的画面都要有,也就是景别的区分,同时加上角度的变换。在会议特别长时可以字幕的形式配以资料画面来充实,这样在很多时候好的画面就可以掩饰文字的缺陷。在拍片方面,因为市台都是男记者扛大机子,和他们出去几次,都没能试着拍了拍。谈及我们清徐台的实际情况,从记者到主任到总监,他们都告诉我,其实想拍出好片子,无论男女,好的提高方法那就是去看片子,从《太原新闻》、《山西新闻联播》到中央台的《新闻联播》,每天看,看人家的片子好在哪里,自己再去拍,反复琢磨。他们也给我们很好的建议:定期组织相关人员看片子,评片子,人家的好在哪里,我们的差在哪里,这样才是提高拍片质量的好方法。
其次,给我感受最深的是电视台的严格制度和规范程序!那么这次学习我也将他们一整套节目流程管理的制度带了回来,其中包括选题申报和策划安排、审稿、制作、审片、编排当日播出内容、直播六个环节,都一一提出具体明确的规定。希望这个对我们今后进一步健全清徐台各个节目流程管理做个借鉴吧!
再次,是我学习最大的是播音员主持人的严谨态度和自学精神!这段时间,我先后与播音员武佳瑜、吴恩东、王晟、王大钧包括曾经也是播音员出身的王立波主任进行过深入的交流学习,听他们讲经验、谈方法,也请他们听我读稿,指出问题并帮我纠正。还走进配音室和演播厅,亲身感受。我发现,他们别看也是好多年的播音员了,但对每篇稿件都相当认真,都要在稿件内容上用笔划出词组,标明重读,明晰断句等,充分备稿试读之后才开始配音,而且稍有读的不顺,不舒服的地方就从头来配,录完再全部听一次,有问题则改,改好存档,这样,一整套录音过程才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