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6:文史*天地总第2709期 >2014-09-07编印

每周一字
刊发日期:2014-09-07 阅读次数: 作者:  语音阅读:语音阅读
  笃【笃篤】(dǔ)
  “笃”,繁体为“篤”。形声字,从馬,竹声。
  “竹”为竹子,古人常用来制作鞭策、督导之器具;“马”是人类最早驯服的动物之一,供人骑乘或拉车等。“笃”字上“竹”下“马”,表示以竹策马,使其加快行进的速·竹部》:“篤,马行顿迟也。”本义即马行迟钝。古人因竹子不哗众取宠、不盛气凌人、虚心而劲节、朴实而无华、能惠人以实,而归之为“四君子”之一。“笃”从“竹”表示与竹的此种风格有关。“马”温顺而不卑下,忠诚却不盲目,与人类同生死、共荣辱,是人类的朋友,是忠诚、高贵的代表。“竹”“马”为“笃”,意为“笃”包含了竹、马二者的宝贵品质,指忠实、厚道、专一,如词语笃实、笃信、笃厚。《尔雅·释诂》:“笃,厚也。”
  竹因其正直、马因其忠诚而深得人类的喜爱,故“笃”有亲密、厚道、深厚之意。《尚书·微子之命》:“予嘉乃德,日笃不忘。”意思是我赞美他的功德,每天都要加深,一直不会忘记。“笃”为厚重,也引申为病势沉重。“笃疾”指病情沉重危险;“笃患”指严重的病患。
  “笃”为忠实、一心一意。《吕氏春秋·孝行》:“朋友不笃,非孝也。”对朋友不忠诚,必定不是孝顺之人。中国传统道德之忠孝仁义,相互关联,共存共荣,一个对朋友不仁不义之人对父母也不会孝顺。《礼记·中庸》:“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谨慎地思索它,明确地辨识它,忠实地实践它。苏轼在《邵茂诚诗集叙》中写道:“其为人笃学强记,恭俭孝友。”这是赞颂邵茂诚勤学好问、博闻强识,为人恭敬勤俭,孝敬长辈,忠于朋友。《周易·大畜》:“大畜,刚健笃实,辉光日新。”大畜,卦名,易经第二十六卦。“畜”同“蓄”,“大畜”即大有积蓄。“笃实”,厚实也,指忠厚老实,亦可作有丰富的知识积蓄和厚实的学问解。“做人,要忠厚老实,要真诚,讲信用;求知,要脚踏实地,刻苦学习,广泛积累,打下坚实基础,并学以致用。从做事来讲,要求真务实,厉志笃行。《论语·子张》:“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笃志”即指专心致志,坚守志向。
  忠实敦厚的人会给人以可信任感,其言行在他人眼中被认为是确凿的,切实的。由此“笃”引申为切实、确凿。《论语?先进》:“论笃是与,君子者乎?色庄者乎?”言论确凿、切实的人常受人赞许,这种人是真正的君子呢?还是仅仅表面上庄重的人呢?意思是仅仅凭借言辞是否确凿很难判断一个人的道德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