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6:文史*天地总第2706期 >2014-08-31编印

“省事”惹来大麻烦
刊发日期:2014-08-31 阅读次数: 作者:韩爱林  语音阅读:语音阅读
  
  随着社会的发展,时代的进步,户籍制度改革的步伐日益加快。近日,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推进户籍制度改革的意见》提出,将在2020年之前,建立城乡统一的居民户口,不再区分“农业户口”和“非农业户口”,重点要均衡社会福利与公共服务。这项利国利民的重大举措,令人欣喜,也令人感慨,也勾起了为孩子们“农转非”的往事,令人酸楚。
  那年我生了第一个孩子时,我的户口在学校的集体户上,怕另立户口时手续繁杂,所以把孩子们的户口,都上在爷爷奶奶名下,他们就成了不折不扣的农业人口了。对这样事关前途命运的大事,未加重视,造成了天大的麻烦。
  1971年,调我到部队驻地的一所大学改做行政工作,在办理户口迁移时,遇到了不可逾越的鸿沟,一时间,让我焦头烂额,不知所措。
  驻地公安机关开具了迁入四人的“准迁证”,并告知,迁来市民上非农业户口,迁来农民上农业户口。我以为,这事好办,给迁出地公安机关说明情况就可办妥,谁知人家搬出了好多文件,说是不行,还说,表面上看,我这里市民人口不增加,但从全国而论,市民人口就增加了三人。他原则性很强,这个无可争辩的道理,说得我哑口无言。因时间紧迫,三个孩子的户口,不能以非农业户口迁出。这给以后上户,带来更大麻烦。
  在万般无奈的情况下,我爱人求助于曾经一块工作过的地区公安处的崔主任,他告诉我们,先把户口上为市郊区的“菜农户”,不要过了限期作废了,同时也能解决粮食供应问题,等有市民迁出或自然减员后,再转户。他是当地公安部门的老同志,但他也不能越轨,办不符合政策的事。
  第二年秋天,有一个公安分局向这位老领导报告,有了“农转非”指标,让出具相关证明快点办理。我们学校的证明材料准备好了,我爱人从部队开证明时,却遇到了麻烦,有人借题发挥,说我们是破坏统购统销、破坏粮食供应政策,这一说法引起了领导的注意,而未能顺利开出证明信。当我爱人把事情的原委向领导报告后,领导很支持并告诉政治处的同志,开出了相关证明。在地区公安处崔主任直接过问下,三个孩子的农转非的问题终于解决了,终于搬掉了压在我们身上的大石头。
  户籍制度在我国已实行有一千多年的历史了,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发挥着不同的作用。解放后,几经修改的户籍制度,虽也起到过积极作用,但是,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随着经济建设的迅猛发展,户籍制度也应当与时俱进。近日国务院新户籍制度的出台,是顺民意、得民心的大事,对于充分实现社会自由流动,经济发展利益的均衡分配,实现公民就业、教育等方面的平等,将会起到积极作用,也才能够实现和谐社会下的公平正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