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6:文史*天地总第2700期 >2014-08-17编印

榜样、模范因何又称“楷模”
刊发日期:2014-08-17 阅读次数: 作者:王增维  语音阅读:语音阅读
  
  “楷(读kǎi凯)模”也就是榜样、模范的意思。如《后汉书?卢植传》载:“故北中郎将卢植,名著海内,学为儒宗,士之楷模,国之桢干。”那么,人们因何将榜样、模范又称为楷模呢?说来还真有点话长。原来,“楷”和“模”其实是两种树的名字。
  楷(读jiē阶)树,是原产中国的一种落叶乔木,果实长圆形,红色,因其木材色黄而味苦,故又名“黄连木”或“黄连树”,相传楷树有两大特点,其一是别的树茂盛时它像一个枯树桩子,到了隆冬时节,别的树都落光了叶子,它反而发芽长出了茂盛的枝条。其二是它的枝干疏而不屈,因以比喻刚直。
  模树的特点是:传说其叶春青,夏赤,秋白,冬黑,以色得其正也。
  又因孔子坟上多生楷树,而楷树枝干疏而不屈,以质得其“直”也。况且众树茂盛它隐退,众树蔫了它茂盛,直道而行,这不正是圣人的写照吗?而周公墓地多生模树,模树的叶子春天是青色的,夏天是红色的,秋天是白色的,冬天是黑色的,这四种颜色加上黄色都是古代的“正”色,称“五色”。模树的“正”和楷树的“直”历来被人们称为行为规范的法则,更何况这两种树还生长在孔子和周公两位圣人的坟上,当然是万世之楷模了。
  正因如此,后世就把人的模范行为、榜样的作用以及为人师表的风范称为楷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