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有幸拜读了李中先生的十万字的志书《集义李氏家族》,不禁心生百味。
80岁的李中老先生出身于集义村名门大家,自幼品行端正,做事勤勉,乡里口碑极好。工作后爱岗敬业,喜欢写作,常有文章见诸报刊,曾主编《方山土壤》、《清徐人大》,参编《清徐县志》。1998年从清徐县人大副主任岗位上退休后,更是一头扎进图书海洋、翰墨林中,成了专职作家。著作等不了身,却也可以等腰齐胸了。鉴于他对文史事业的突出贡献,县评选他为劳动模范。有些好心人怕他累坏身体,劝他休息。于是他于去年底80岁时在一本书的后记中宣布封笔,从此安度晚年。岂知闲不了三个月,抗拒不了那支笔的勾引诱惑,终于自食其言,再作冯妇,而且变本加厉,不到百天便完成了十万字的志书《集义李氏家族》。
老李要我校阅,手捧书稿我感慨万分。想想自己在县里也忝列作协,著作不及胫腓。老李自称“80后”,有点返老还青的蕴义;我还是“小兄弟”,却倚老卖老,经常借用《偷南瓜》的现成话,学着祁县北左村圪垯丑,高唱“我老汉今年七十三”而自报家门。人说七十三正发憨,我却迍邅观望,计划宏伟,行动拖沓,自谓述而不作,厚积薄发,其实是为懒惰开脱。
话休絮烦,仍说老李。散文难表敬慕,奉上七言诗八句作结:
放言封笔实难封,血慰神州情太深。
家事县事天下事,今人古人念中人。
人人事事频入梦,事事人人待著文。
奋战百天言十万,挥戈挽日再青春。
注释:①血慰神州——李中《自勉》诗:“为挽逝去青春志,愿拼热血慰神州。”
②挥戈挽日——《淮南子·览冥》:“鲁阳公与韩构难,战酣,日暮,援戈而挥之,日为之反三舍。”这比屈原“令羲和弭节”还厉害。为了继续战斗,令羲和反程,反暮为晡。我们老李则要挽回青春,返老还童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