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雅的贵妇、美丽的姑娘、世俗的反抗者、爱情的殉道人,这些华丽高尚的词语似乎都可以用来形容她;自私的女人、盲目的情妇、抛夫弃子的出逃者、社会摈弃的可怜虫,这些低到尘埃的词语似乎也都可以用来形容她。从天堂到地狱,从极端的赞扬到极端的贬低,安娜·卡列尼娜,仿佛万语千言都说不尽这个让托尔斯泰改掉初衷的女人。
这是一场注定的烟花陨落,是开头就写下结尾的悲剧故事。
一出丑态毕露的荒诞剧
遍数史册,好像所有女性反抗者孤独的身影后都是一场不可避免的悲剧,古希腊的美狄亚、文艺复兴的朱丽叶、19世纪的茶花女、中国漫长封建岁月中的崔莺莺、祝英台、子君……不是叛离的不够彻底,而是在她们的背后,有着太强大的难以抵抗的黑暗社会。
安娜的背后,也是一个荒诞可笑却难以撼动的上流社会。高尚的爱情会得到宗法处置,肮脏的偷情却受到法律的保护。丈夫花天酒地、妻子情人不断,只要彼此维系表层的体面,就是上流社会令人欣羡称赞的存在。安娜看透了这玫瑰色纱帐后的丑陋,她拒绝用这种方式玷污她高贵的爱情。热烈的安娜惊世骇俗,她与丈夫、与稳固的上流社会来了一场高调的决裂:搬出去与情人同居、生下情人的孩子、与情人周游欧洲。被挑战的社会给了安娜绝对的封杀,昔日的赞扬成了不加掩饰的嘲讽,曾经的朋友如今难寻一二。四面楚歌的安娜没有出路,她太弱小、太孤单。
在所有力量悬殊的对抗中,弱小的一方要么妥协要么灭亡。社会没有给女性一条出路,除却沦落风尘,她们唯有认输。不愿意妥协,安娜选择了灭亡。从这方面讲,安娜是伟大的,她忠于了自己的内心,用生命来做反抗。
爱情,男人的一半,女人的全部
年轻风流的沃伦斯基爱上的是火车站边眼睛闪闪发光的安娜,是社交场里明艳动人得体大方的安娜,他想要的是佳人在侧名声在外朋友成群娱乐不断,而安娜爱上的是整个他,安娜想要的只有他。
当被社会抛弃的安娜将所有希望寄托在他身上的时候,沃伦斯基感到了压力,当明艳的安娜变得神经过敏,沃伦斯基想要逃离。男人的世界永远比女人广阔,男人的追逐永远要比女人多。在情欲得到满足之后,他那远胜于安娜的社会属性促使他重新回归到男人主宰的社会中去。安娜赤着脚走在布满荆棘的道路上,她以为的救赎丢下她策马扬鞭,失去了最后的稻草,安娜已生无可恋。
就算是百分之百的男人都不会把爱情当作全部,我也不喜欢弗伦斯基。他不是一个有担当的男人,他太自私了,若是真爱一个人,就要从开始就想好她的将来,在怪罪女人变得不像从前的时候,不妨想想,是谁带走了从前的她。用爱情的名义来掠夺真心然后辜负,弗伦斯基太自私。
倘若安娜是简·爱
对社会的叛离、对爱情异常的执拗,归根到底都是由于安娜的性格原因。
当内心的矛盾遭遇残忍的现实,安娜变得极端。她在爱情追求上的主观成分远远超脱了现实。安娜与沃伦斯基,一个喜欢恬淡、宁静、清新的田园生活,一个向往喧嚣、热闹、自由的社交生活;一个为了坚持高贵的爱情在强大的社会压力下做困兽之斗,一个却坚持个人主义匍匐在上流社会脚下做了归顺着。这样的爱情,注定不能长久。当爱情变得冷淡,支撑安娜生命的所有火焰全部熄灭。
安娜的悲剧在于她活的没有自我,她不够爱自己,将自己所有的人生希望都寄托在别人身上,而没有真正把握自己的命运。一个女人,不管多么优雅多么美丽,倘若失去自我,不懂得独立,也是不可爱的。假如安娜是简·爱,会不会有不同结果?简·爱生活贫穷,相貌一般,和安娜相比天上地下,然而就是这样一个平凡的姑娘,能够勇于喊出“你以为,因为我穷、低微、不美、矮小,我就没有灵魂没有心么?你想错了!——我的灵魂跟你的一样,我的心也跟你的完全一样!”当简·爱对幸福的憧憬被绝望的洪水淹没,她做出非常理性的决定“果断、立即、完全地离开他”,在非常强大的爱情的包围之下,在美好富裕生活的诱惑之下,她依然坚持个人尊严,这是简爱最具美丽的精神所在。
外表不够美丽,身材矮小,却有着强烈的自尊心,坚定不移地去追求一种光明、圣洁的美好生活,简爱最终获得了幸福。简爱与安娜都是富有个性的女人,都在不断抗争,然而却有不同的结局。简爱要比安娜幸福得多,至少她掌握了自己的命运。人生若浮萍,随波逐流,若有内在的连贯性,也是人的性格与外界磨合的结果。
无论如何,安娜是义无反顾的,她遵从了自己的内心,幸运也好,不幸也罢,都没有什么遗憾了。普希金笔下的达吉雅娜恪守着没有爱情的婚姻,巴尔扎克将欧也妮送上了归于传统的道路,只有安娜誓死抗议了这个社会,是女性的觉醒。安娜的人生是个悲剧,安娜的人生也是伟大的颂歌。当烟花陨落,歌剧谢幕,安娜依旧留在人们心中,感动生生不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