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3:县域*采风总第2691期 >2014-07-27编印

为您提个醒:三步识别虚假大学
刊发日期:2014-07-27 阅读次数: 作者:  语音阅读:语音阅读
  高考批次分数线正在划定,这个时候正是招生诈骗的活跃期。警方发布提醒:招生诈骗与网络诈骗已经合流,考生和家长切莫上当。“现在有些虚假大学,专门伪造证书实施招生诈骗。这些‘大学’没有实体校址,但表面功夫做得很‘真’,校名很‘高大上’,往往与真实的大学只有一两个字不同,还专门做了网页,蒙了不少人。”民警说,现在高考招生诈骗正在与网络诈骗合流。很多人是通过网络来获取资料的,这一点正好被不法分子利用了。
  事实上,教育部已经发布了相关提醒,只需三步就能识别“李鬼大学”。
  第一步,从官方公布的正规渠道查询自己的录取信息,如查询到的信息与录取通知书一致,就说明没问题,反之,就要引起警惕。
  第二步,录取通知书必须是教育部公布的具有普通高等学校学历教育资格并且当年在本省招生的学校发放的,名单可在教育部网站上查到。
  第三步,根据教育部高等教育学籍学历注册管理规定,新生入学后要和省级招生机构进行信息核对。核对无误后,考生可在本校及学校所在地教育行政部门的学籍注册网上查询自己是否已取得了学籍。
  除了虚假大学外,常见的招生诈骗伎俩还有三类。
  第一招,冒充内部人员。不法分子自称高校招生人员,诱骗学生及家长填报志愿。在取得家长的信任后,故意强调录取的难度,暗示家长给“疏通费”。也有不法分子谎称自己有熟人或者有学校内部指标,然后利用家长和考生升学心切,称“花钱可以摆平”,诱使家长掏钱。
  第二招,混淆招生类型。目前除普通高等教育外,还有成人高等教育、远程网络教育等。不法分子有意混淆,将未达到分数线的考生骗到一些院校的远程网络教育班。等到考生和家长发现时为时已晚,最后拿到的毕业证书也不是普通高等学校的毕业证书。
  第三招,以招特长生为名进行诈骗。不法分子利用一般家长和考生对这些相对“偏门”院校招生政策的不熟悉,以所谓的“招生公文”和假冒的录取通知书等获取家长和考生信任,从而骗取钱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