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4:东湖*副刊总第2690期 >2014-07-25编印

旅游
刊发日期:2014-07-25 阅读次数: 作者:珏山  语音阅读:语音阅读
  
  旅游,是对秘而不宣的自然秩序的探求。
  旅游是人的发现。不同的人,爱不同的景。哲人说,仁者乐山,智者乐水。看同样的风景,不同的人有不一样的感受。有时面对“国色朝酣酒,天香夜染衣”、“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的美艳,也会产生“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的感伤,就看你是怎样的心境、怎样的怀抱了。
  “山中一夜雨,树杪百重泉”,这是山中小住的发现。登山,不靠缆车,手脚并用,攀上绝顶,虽汗流如注,却能领会“一览众山小”的畅快,领悟“无限风光在险峰”的哲理。若没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没有一颗勤于思考的大脑,你只会落入视而不见的平庸。
  旅游是一种宣泄。面对群山,情不能禁,放开喉咙,一声长啸,引得谷应山鸣。即使置身群山万壑,这一嗓子,足以体现出自己的“大”来。征服本身就是一种宣泄,“海到无边天作岸,山登绝顶我为峰”,爽快且惬意。
  旅游是一种洒脱。与水同行,与山周旋,与树凝视,与鸟对歌,风神潇洒,超凡脱俗,“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伫立江边,风起云涌,波浪滔天,自然会有“月涌大江流”、“万里写入胸怀间”的豪迈;漫步深林,遮天蔽日,落英无声,自然会生“风定花犹落,鸟鸣山更幽”的联想;五岳归来,自有“挥毫当得江山助,不到潇湘岂有诗”的诗境。
  旅游是一剂良药。英国浪漫主义诗人华兹华斯说过:“时常走访大自然是解除城市生活罪恶的必要良方。”俗语说得好,“良药苦口利于病”。翻山越岭,“看山累死马”,你得受得了辛苦,才能治疗你身上的疾患,化开你心中的块垒。在自然里,“纵使清明无雨色,入云深处亦沾衣”,可开拓你的狭隘与局促;“山重水复疑无路”了,有坚持,就会“柳暗花明又一村”,考验的是胆量与耐力。慢慢把这剂苦辛喝下去,心平了,气和了,就具备了“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的德行。
  旅游是另一层次的读书。漓江的雾,给遐想;井岗的竹,增斗志;珏山的月,解乡愁;青龙镇的雨,添清幽;长白山的雪,捧圣洁;黄山的松,砥意志……大自然是我们不可放弃的教科书。从这个意义上说,旅游已超越了旅游本身,是更深一层次的读书。你会打心眼儿里折服古人“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有耀自他,我得其助”的隽永。
  现今的达人说:“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行万里路不如阅人无数,阅人无数不如名师指路,名师指路不如自己去悟。”重要的是要把这些外在的通达变成自己的东西,这就是“悟”。
  人们习惯于眼睛向外,渴望改变这个世界;却很少有人目光向内,坚定地修炼自己。要想提升自己,日益进步,就从旅游开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