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8月,毕业于陕西西安翻译学院国际市场营销专业的张新苗参加山西省大学生村干部选聘,担任了集义乡中辽西村村委会主任助理。在2008年12月村“两委”换届时,他被推选为村委会副主任,现任集义乡中辽西党支部副书记。在7年的农村工作生活中,张新苗主动融入农村,了解农民,与农民同吃同住同劳动,交心连心处朋友,先后创办了新苗葡萄种植专业合作社,流转土地、建农庄发展乡村旅游,走出一条村官创业带领农民致富的路子。
思路决定出路
2007年8月,张新苗刚刚到村任职时,就下定了要在坚定信仰中成长成才的决心,决定把当好村官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密切结合起来,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初到中辽西,面对陌生的环境,他沉下身子,走街串巷,挨门逐户搞调研,与群众拉家常,很快了解到中辽西村的基本情况。中辽西是一个纯农业村,家家户户种葡萄,多年来,都以老品种巨峰为主,品种单一、老化,以零售为主,没有形成市场,村民收入不高,种植积极性低。
新苗说,“葡萄是中辽西的主导产业,可主产不兴何谈发展,我们村农业要发展就应该在葡萄上做文章。”恰逢2007年7月1日国家颁布了《农民专业合作社法》,出台了鼓励创办合作社带领农民致富的政策,机会难逢。经过深思熟虑,新苗决定把葡萄产业作为创业项目的立足点,带头创办葡萄种植专业合作社。
为让村民更好地了解农民专业合作社,他走访了全村80%以上的农户,耐心讲述国家对农民专业合作社的优惠扶持政策,列举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经济的先进事例,得到了部分农户的认可。经过3个多月的努力,他于2007年10月,成立了新苗葡萄种植专业合作社,也是当时全县第一个大学生村官合作社。经过几年的发展,目前,该合作社已辐射带动周边葡萄种植面积5000余亩。
培训打造品牌
新品种的引进必然需要有相应的技术指导,产品的对标更需要有科学的管理水平。在与农户交往中,新苗发现大家都是想把葡萄质量做好,但就是缺少相应的技术指导和科学管理。他认为,盲目、无序的管理是导致农户种植葡萄收入不高的直接原因。
针对这个问题,张新苗认为关键是得提高农民的素质,可途径只有一条,那就是培训。2009年11月,他在一次农业技术培训会上,认识了太原市生态工程学校的王老师,听说国家有“送教下乡”免费培训农民的政策,而且是三年的定期培训。机会难得,事不宜迟,他马上和王老师进行了联系和交流,用短短三天的时间,就整理好了开会宣传、选择人员、填写信息和合作社69名学员的资料等全部手续。
这次培训,把专家请到农村田间地头,现场为大家讲解葡萄的种植管理技术,专家细心指导,农户认真学习。
开办系列“送教下乡”培训班,让张新苗有了更多和农户谈心沟通,共同学习提高的机会。如今,中辽西村已经形成了一个浓厚的学习氛围,这不仅使葡萄种植技术明显提高,群众的综合素质有了提升,更给村里的葡萄基地提供了大批的乡土技术人才,同时也为提高合作社的葡萄品牌打下了基础。
农庄带头示范
自上任以来,张新苗深感要当好一名大学生村官,就必须要主动融入农村,深入田间地头,与群众打成一片,了解社会、了解民情,培养对基层百姓的深厚感情。他深知,农业农村工作最终的落脚点离不开土地,为此,他想拥有自己的一块土地,这样才能使自己更像一位新型农民,与农户的感情拉得更近,更能和他们一起融入到农业生产中去。
然而,土地流转在农村是个很棘手的事情。张新苗曾经两次在村里尝试流转土地,最后都失败了。但他没有放弃,而是查找原因,总结教训,甚至去诚恳邀请一位退休多年的老书记和一位在村里有威信的村民代表,来和自己共同做群众的工作。通过广泛的听取群众意见,经过周密的计划安排,形成舆论造出声势,他们制定出每亩土地800元的补助标准,并按照县土地流转办公室的合同要求,实事求是,开始在全村挨家挨户作动员,先易后难,有的农户家,他甚至走访了十几次。两个月的走访,不服输的信念,让张新苗最终和48户农户签下了63亩的土地流转合同。
土地流转成功了,更大的挑战开始了。张新苗在流转的40亩土地上开始了农庄的建设,从规划设计到选购材料,从葡萄长廊的建设到道路的硬化等等,张新苗全部亲力亲为,与群众泥里土里一起度过。整整几个月的时间,一个能实现葡萄采摘、蔬菜种植、农耕体验、农家乐旅游的小农庄初步建成。在农庄里,他还在全村首先种植温室葡萄、进行温室育苗技术试验、盆景葡萄栽培、早黑宝、秋红宝葡萄、种植脱毒马铃薯,为农户科学种植、调整结构起到了示范引路的作用。
作为一名大学生村干部,有广阔的天地,有发展的舞台,有领导群众的支持,张新苗觉得自己是幸运的。这些年,他在工作中经受了历练,总结了经验,取得了进步,先后获得了太原市“农村青年科技创业标兵”、“县转型跨越十佳杰出青年”、“县优秀共产党员”等荣誉称号,还在山西省大学生村官创业设计大赛中荣获一等奖。
张新苗说,“未来的路还很长,我还要带领更多的群众创新创业、共同致富,为转型跨越发展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他始终坚信,“创先争优我先行,创业富民我能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