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主任是全班学生的组织者,教育者。我国著名的教育家夏丐尊说:“师爱没有惊天动地的气魄,只有润物无声的永恒。既不是‘棍棒’,也非‘迁就’,而是‘春风化雨的滋润’。教师的一言一行、一颦一笑,一声问候、一个抚摸、一句赞赏、一朵红花,无不洋溢着对学生真挚的爱。它对学生今后的学习,乃至一生的成长都至关重要。”因此,班主任工作不仅仅是婆婆妈妈的许多琐事,更是一门学问,一门“爱”的艺术。
“真诚教育”转私心
我们知道,在班级里,无论是学习方面,还是其他方面,都有一些表现好的孩子。在老师和学生的眼里,他们都是优等生,老师宠着,同学敬着,在他们的周围只有赞许的目光和激励的话语。可我觉得,如果这些孩子不受到挫折教育的话,他们将来遇到困难时就不能承受。所以,我会选择恰当时机批评教育他们,使他们易于接受并更完美。我们班的学委,她学习成绩优秀,遵规守纪。可不爱助人,有种“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感觉,即使帮助同学也常横加指责。同学们对她“拒人千里之外”的孤傲清高不能接受。曾有位同学把她的表现记录在日记本中。我想这是教育她的绝佳时机。我让她读了该同学的日记并用真诚的眼神看着她,我发现她的脸红,我乘势引导教育……经过我的教育和她自己的努力,该学生终于成为一个品学兼优的好学生和优秀的班干部。
“拔高评价”燃信心
美国的著名心理学家詹姆士说:“人类本质中最殷切的需求是渴望被肯定。”来自教师的赞美越多,学生就越显得活泼可爱,学习的劲头就越足。古人也曾说过:“教子十过,不如奖子一长”。花费大量精力去苛求学生,不如用一点心力去发现其优点,并以此激励他。有效的、成功的、具有激励性质的话语,可以改变一个人,塑造一个人,尤其是小学生,一句由衷的赞誉,或是夸奖,可能使他们终生受益。在儿童身心发展进程中,随时体现着许多闪着童稚光芒的优点。但让学生自己主动地去发现去认识也是比较困难的,而老师的“拔高”评价语则能把他们的优点放大到可见程度,使其一眼就能看到有哪些进步的优势,从而增强争取更大进步的内驱力。xx是我们班写字较差的学生,一次看到他抄本上的字有进步,我及时地给予拔高评价,称之为“小小书法家”。评价语极大地激励了该生的进取精神,从那以后他的字果然有了很大的进步。“拔高评价”起到点石成金的作用。此后,我总把评价毫不吝啬送给学生:“好!他的回答太精彩了。不但声音洪亮,而且组织语言的能力也很强,我们都要向他学习呀!”“真不愧是咱们班的作家,这篇文章构思精妙,语言精美……”“现在咱们班涌现了许多热爱集体的学生,正是由于这些热爱集体的学生才使咱们班的卫生一尘不染……
“将心比心”换真心
爱是人的一种基本需要。“亲其师、信其师”进而“乐其师”,爱生之师受人爱。教师只要付出爱,就能得到爱,就会体验爱,因此,爱是一种心与心的交换。
常常看到这样的现象:当差学生迟到时,未等学生开口说话,教师就极不耐烦地说:“去,去,去,站到门外!”教师这样粗鲁地对待学生,没有顾及学生的内心情感,能换取学生的爱戴吗? 三年级时,我班转入一名行为习惯极差的学生。每天,面对他的一条条“罪状”,经过几次苦口婆心无效之后,我开始对他训斥,结果师生关系愈演愈烈。在这种师生情感上的强烈对抗下,老师的严厉批评、指责已经失去了作用。这个时候,我静心思考,决定采用“将心比心”的方法处理。当我第一次将两把椅子靠近,与这位学生并排而坐时。该生有点局促不安,对话就在平等气氛中展开……慢慢地,他变了,心境开朗了,并能在班集体活动中起了积极的作用,我用“将心比心”的方法,实现了学生“以爱换爱”的目的,我深深体会到,作为班主任第一要有爱心,第二要细心,第三要尊重、信任学生。很多时候,我们会感到学生的所作所为与我们的想法格格不入,于是我们埋怨、指责学生。其实,距离产生的原因是我们没有“将心比心”,没有站在学生的角度去看,我们站得太高,离学生太远!“将心比心”理解、尊重学生,这是对学生最起码的爱!
“用心倾听”播爱心
乌申斯基说“如果教育者希望从一切方面去教育人,就必须从一切方面去了解人”。“倾听学生声音”,是小学教师专业标准中提出的一项专业能力要求,更是教师从事职业工作的基本要求。“倾听学生声音”,需要我们教师学会与学生合作、与家长合作,加强与学生及家长的沟通;需要我们放低身份,蹲下来和孩子交流,学会倾听学生的声音,做学生的朋友。有一次,预备铃都响过了,班里的一个同学还没来,同学们都在专心地读课文,“报告”,同学们听到声音都停止了朗读了,看到他,我的气就不打一处来,他经常迟到,我昨天找他谈话时,他保证说再也不迟到了。我没等他说话,便训斥了他一顿,课后才了解到,他奶奶生病了,他去给他奶奶拿药……我后悔自己没有听完他说的话,我当着全班同学的面表扬了他,并向他道了歉。
反思一下:作为教师,有时凭自己的主观判断去对待学生实在不应该,工作再忙,也要给学生说话的机会,也要尊重他们的人格,认真倾听他们的说话。古人云:人之相交,贵在交心。所以,教师要放下架子,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时间、机会听听学生的心声,听听他们的想法,注意他们的情感变化,让学生充分显示自己的内心世界,使学生真切地感受到教师的关爱。
教育是一门爱的学问,是一门爱的艺术。教师只有怀着一颗博大的爱心,让教育的智慧与艺术贯穿于日常工作的每一个细节之中,我们的很多教育难题就会迎热刃而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