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6:文史*天地总第2688期 >2014-07-20编印

《晋阳诗集》话清徐
刊发日期:2014-07-20 阅读次数: 作者:王茂华  语音阅读:语音阅读
  
  宋代司马光,历任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四朝,赠太师、溢国公,他以《送裴中舍赴太原幕府》为题写诗赞马峪葡萄和马峪葡萄酒:
  元戎旧鼎台,大府节旄新。
  边侯正无事,宾筵况待人。
  山寒太行晓,水碧晋祠春。
  斋酿葡萄熟,飞觞不厌频。
  宋代嘉佑年间进士,曾任礼部郎中、知礼部贡举的苏轼以《谢张太原送葡桃》为题写了感谢诗:
  冷官门户日萧条,亲就音书半寂寥。
  惟有太原张县令,年年专遣送葡桃。
  上述两诗进一步说明,到了宋代马峪不仅盛产葡萄,而且可酿制葡萄酒,不仅民间作为礼物相互酬送,而且官场也作为珍品相互馈赠,直至作为贡品敬献皇上。诗作者通过描述“冷官”的“萧条”,衬托出太原人的厚道。
  绍兴年间进士,曾任国之博士、广东提点刑狱、吏部员外郎杨万里作诗《初食大原生蒲萄》时十二月二日:
  淮南蒲萄八月酸,只可生吃不可乾。
  淮北蒲萄十月熟,纵可作羓也无囱。
  老夫腊里来都梁,飣坐那得马乳香。
  分明犹带龙须在,径寸玄珠肥十倍。
  太原青霜熬绛饧,甘露冻作紫水精。
  隆冬压架无人摘,雪打水封不曾拆。
  风吹日炙不曾腊,玉盘一朵直万钱。
  与渠倾盖真忘年,君不见道逢麹车口流涎。
  时在十二月二日能够食到生蒲萄,足见马峪人在葡萄的保鲜技术方面已有了很大的进步。
  而景云年间进士、曾任昌乐尉、秘书省正字、通事舍人、驾部员外郎的太原诗人王翰对家乡的葡萄、葡萄酒更了如指掌,因而写出了《葡萄酒》的佳诗:
  揉碎含霜黑水晶,春波滟滟暖霞生。
  甘浆细挹红泉溜,浅沫轻浮绛雪明。
  金剪玉钩新制法,紫驼银瓮旧豪名。
  客愁万斛凭消遣,一斗凉州换未平。
  近代歌颂马峪葡萄的诗作就更多了,现摘其数首:
  张平(原山西省副省长、中国作协副主席、山西省作协主席、现民盟中央主席)
  夸马峪葡萄
  马峪葡萄大如斗,葡萄架子赛高楼。
  梦中疑是波涛起,觉来尽是葡萄酒。
  胡晓琴(原山西省委常委、组织部长、山西省诗词学会名誉会长)
  清徐葡萄园纪游
  似到边陲吐鲁番,珠圆帛翠漫无边。
  金风送爽馨香重,酿得琼浆欲醉天。
  丁芒(中国作协会员、中国散文诗学会副主席、中华诗词学会顾问、世界汉诗总会顾问)
  游马峪葡萄园
  驱车百里逐香来,十万紫花着意开。
  马峪葡萄天下宝,此甜想是云间栽。
  赵望进(原太原市委宣传部副部长、现省文联常务副主席、省书协主席),
  咏马峪葡萄
  枝似藤萝韧,果如珠玉鲜。
  任凭同族妒,奉献满人间。
  梁枫(原山西省文联副主席、太原市文联主席、国家一级编剧)
  葡萄诗会有感
  漫山绿云紫雾,引来八方李杜。尝尽葡乡风韵,酿出华章无数。
  孟恭才(太原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调研员)
  葡萄诗会戏赋
  满园秋色关不住,并州葡萄谁家甜。
  扯来白云写醉意,自古葡乡在清源。
  五、醋都老醋。
  东汉人应劭所著《风俗通义》,对蔩荚作过考证,他说:“古太平蔩荚生于阶,其味酸,王者取之以调味,后以醯醢代之。”王者为何人呢?即尧帝。尧帝在清徐尧城利用蔩荚一是制定了“四季八节”(即春夏秋冬四季;立春、立夏、立秋、立冬、春分、夏至、秋分、冬至八节);二是取其酸味以调食。蔩荚可以说是最原始的固态醋了。此后,清徐的先民又遵照尧帝及“神农氏”教化,淹制黄菜、泡制酸菜来产生醋酸,用此酸菜汤、黄菜汤当醋,调食调味。这可以说是最古老的液体醋了。经过几千年的发展,形成了今天的陈醋、老陈醋、风味醋、保健醋、醋饮料等五大系列200多个品种。清徐既是食醋的发源地,又是全国最大的食醋生产基地,还是名号名牌聚集地,被誉为“醋都”,被评为“中国老陈醋之乡”。早在1924年,山西醋就获巴拿马国际食品博览会一等奖。民国二十三年,中国的早期微生物学家方心芳、孙颖川调研了清源醋坊后写出了《山西醋》的调查报告,称“我国之醋最著名者,首推山西醋与镇江醋。镇江醋较之山西醋犹逊一筹。山西醋不愧为我国名产。”因此,用“自古酿醋在山西,追根溯源在清徐”的民谣来说清徐醋史源远流长最贴切不过了。
  (之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