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4:东湖*副刊总第2683期 >2014-07-09编印

风举荷韵
刊发日期:2014-07-09 阅读次数: 作者:潘文婧  语音阅读:语音阅读
  
  水之湄,柳之荫,亭亭叶叶的绿色铺向远方,水之央,正对一个怡心小园。此景怡人,堪可入画,画中的亮色,在于那片延展的绿。
  这片绿色,是荷。
  这里的荷真翠啊,接天莲叶无穷碧的意韵,只有在更广的湖面上方能显现,如中国画中的留白,那大片的留白,此时换做了广阔的湖水。若是拥堵在池中,味道则全然两样了。
  前面是一座栈桥建于水上,供游人休息踱于其上,迎着凉风,看荷娉婷摇曳,心中不由一动,真是风和而举啊,如美人,姿态万分,流盼生辉,实在太美了。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随行的小妹年龄虽小,但也懂得荷的妙处的,吵嚷着要折一枝荷花来玩,拗不过她,弯身想要去折,突然想到,“可远观而不可亵玩”这句话,只好放弃折荷的想法,凑近荷,猛吸一口,淡淡的香,像时间的味道。
  张望中,不见小舟在湖面上漂浮的行径,也听不到渔歌唱答的笑声。但见田田耸立的荷叶之间,错落点缀着粉红的荷花。欧阳修的十首采桑子,写尽了一个颍州西湖,,也写透了绿柳疏荷,绿波浮萍,我眼中的湖,似可比拟欧阳公之湖么?       俯身,静观荷花,有的盛开了大多的红艳,有的还膨胀着花骨朵儿,起风,送来缕缕清香。有若朱自清笔下飘过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但更多时候,还是觉得沈约的两句诗最为精妙;“中池所以绿,待我泛红光。”红与绿的对比,这是中国文化中最传统的色彩美学,在荷的身上,在水中之物中,它们是最适合最有代表性的了。
  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在入世者眼里,荷是卓然而芳洁的;一树一菩提,心似莲花开,在出世者眼里,莲又是超然而脱尘的,妙的是,荷与莲,是一株植物共生的两种异禀,而且,它们远离了尘土,长于清涟的水上,难怪数千年来,荷如此招人喜爱。
  又起风了,不是水面,是心间。荷叶,莲花,节藕,莲蓬,我拿什么形容你呢?这位花中君子,我难以掩饰我对你的喜爱了。是你告诉我,要做到美丽并不难,要做到优雅也不难,关键是做一个美丽与优雅集于一身的人。我望着水面上最美的一朵荷,点点头,不由加快了脚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