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徐,一个工业大县,洗煤、铸造、酿造、炭黑、化工、煤矿、焦化、水泥粉磨、金属镁、钢铁……这些工业企业,已然成为全县经济的中坚力量。然而,全县593个污染源中,这些行业却悉数在内!美锦焦化、美锦钢铁等上了规模的企业,也统统成为国家重点监控污染源。
一方面经济要发展,一方面要治污,一对发展的矛盾体,横陈在清徐人眼前!如何可持续发展、科学发展、人类与自然和谐发展,成为清徐新时期下思考的新课标!亦为环保部门环境质量综合整治提出更高的要求。
治污与改善生活条件相结合
——城中村改造工程。陈庄、孔村、西木庄是开展城中村改造试点,县里要完成建成区内无燃煤区划定工作,面积达到建城区80%的目标。与此同时,县城供热管网改造计划也一并出台,启动建成区1279户采暖设施能源替代工程,分期分批取缔无燃煤区范围内城中村的各类燃煤设施,最终实现集中供热或“煤改气”。如此,年内可减少燃煤15000吨,可明显降低污染物浓度。
——水污染治理工程。白石河流域水环境综合整治工程是全县水污染治工程的标志性工程,今年6月已经开工建设,可实理日处理1万吨污水的目标。县城居民生活污水处理也是着眼所在,县污水处理厂如果全年稳定运行,可日均处理水量达到1.04万吨。同时,年内将铺设完成1900米生活污水收集管网工程,提交高污水收集率;投资2890万远,完成象峪河满足要求道治理,并对东湖、清泉湖、清泉西湖三大湖泊实施整治,通过栽重树木、岸坡绿化,优化县城生态环境。
——气化清徐工程。《2014年“气化清徐”实施方案》已制定出台,意在积极推进燃气管网建设。对建成区范围内19个餐饮业、6个洗浴单位、1个机关食堂大灶进行清洁能源替代工程和7个乡镇天然气管网全覆盖工程,用户达到15000户,农村炊事情和采暖气化(电化)改造达到10%。目前,已铺设天然气管道246千米,覆盖35个村12000户,管道煤气覆盖12631户。
治污与传统产业升级改造相结合
全县暖气片生产企业共7户,产能5400万片/年,2012年产量占全国70%,产值达6.5亿元,其中,3户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但人所共知,暖气片行业机械化程度低,烟尘、粉尘污染较大,去年11月,全县暖气片行业全面关停。当然,这只是改造前的蓄势待发。
换思想、开眼界、做技改、焕新机。我县组织暖气片行业企业先后赴河北、山东、江苏等地考察,邀请国家、省铸造协会专家对工艺水平、生产设备和环境治理进行论证,并按照“新上设备国内一流,统一标准改造升级,各项手续合法合规、环保措施验收合格”的总原则下,确立了我县暖气片行业技改升改方案。
暖气片行业升级改造,就是通过加装集中除尘设施、更新先进工艺设备、实施内部再封闭隔离、砂处理地下输送等措施,实现半机械化、车间封闭化、清洁化生产,杜绝无序冒烟、扬尘外排,各项指标达到环保标准和要求,成为全县传统产业改造升级样板工程。目前,学栋暖气片厂等6个企业已完成升级改造,1个企业正在改造中。
传统产业——暖气片行业技改升级的成功,就如一个重磅炸弹,振醒工业企业技改升级的目光,从而带动了煤炭洗选企业转产转型工作。美锦热电两台燃煤发电机组已停止发电进行整改,美锦钢铁现有烧结除尘、脱硫设施改造即将完成。该企业环团、炼钢、炼铁、轧钢过程使用的布袋除尘设施也改造完善。梗阳焦化、迎宪焦化、港源焦化等企业也相继完成改造,有的进入调试阶段,有的进入验收阶段。
目前,由工业转型的企业也陆续涌现,已有1家洗煤企业成功转型成为电缆厂,1家转型成为木料加工厂。
治污与多重服务相结合
——扬尘污染治理。按照五个百分百的要求,县环保局把扬尘治理直指在建工地,对工程渣土清理、工地四周围挡、建筑材料苫盖、全封闭施工进行全面排查整治。与此同时,全面控制道路污染,县城主干道实行16小时持续保洁,其余路段落实行12小时持续保洁,重点路段实现机械化作业,每天坚持喷雾降尘、机扫清洗。环保人员深入企业,加大污染企业环保执法,对不符合扬尘污染点源控制标准的污染源进行限期整改,强力整治。
——机动车污染防治。对连续5年以上未参加年检的车辆强制注销,逐步对达到报废期限车辆进行强制报废。对全县100台出租车进行油改气,公交车逐步更新为双燃料用车。全县54家成品由经营企业已开展国四标准车用汽油及车用柴油置换工作,对21个加油站和1个油罐车进行油气回收治理。
——垃圾秸杆焚烧污染控制。对秸杆焚烧易发地区、城乡结合部、交通干道两侧等区域进行重点防范,并多部门联动推广秸杆覆盖、翻压、青贮、生物转化、秸秆气化等综合利用技术,依托水塔醋业生物发电工程开展秸杆综合利用工作。垃圾焚烧工作,通过与清扫保洁人员签订责任书、巡回检查等方式,就地焚烧现象明显减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