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4:东湖*副刊总第2678期 >2014-06-27编印

回 家
刊发日期:2014-06-27 阅读次数: 作者:刘小保  语音阅读:语音阅读
  
  流年暗度,尘事磨人,足有一月,家乡小城只在梦中若隐若现,亲人们的音容笑貌靠电波拉近遥远,故乡几成他乡。有一种孤独叫“冠盖满京华,斯人独憔悴”,有一种距离叫“看花满眼泪,不共楚王言”,有一个下午叫“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有一个晚上叫“悄立市桥人不识,一星如月看多时”……所有的离情别绪、乡愁几许都在唐诗宋词里一览无余、反复温习……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咫尺天涯的离人终于披着夏日的艳阳踏上归程,京华烟云暂时随风而去。
  车行如风,载欣载奔,颇有几分“舟遥遥以轻飏,风飘飘而吹衣”之感。熟稔的画卷徐徐铺陈面前——“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巅。”虽然乡音未改,两鬓未斑白,儿童相见主动上前问好,却仍有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的疏离与迷失,恐青山笑我今非昨呵!
  近了,近了,家就在拐角几步之遥。虽没有红袖添香、稚子侯门,但满心满意,都是明月今夕照我还的江南两岸。
  最快的永远是回家的路,最亲的永远是做回孩子承欢膝下,最好吃的永远是妈妈做的饭,仿佛吃进胃里,便能填补所有的伤感与思念、虚无与梦幻。
  刹那黄昏,寒意浓重。一家人老小于灯下围桌而坐,共进晚餐。不过两菜一汤而已,就着亲情下饭,胜过山珍海味。窗外晚风呼啸、暮色苍茫,树影像沉默的母亲,沉稳笃定,微微驼背。群鸟归巢,投入大树的怀抱,叫声此起彼伏,呢喃细语、振翅翻飞,伴随着树枝的飒飒声。我们索性停下筷子,侧耳倾听,隐约辨出好几种鸟的叫声,颇有几分空中楼阁、森林小屋、后花园的出尘之感,心有所感,相视而笑。
  乡村的夜,天似穹庐,笼盖四野。一轮明月正当头,几颗寒星分外明。家人闲坐,灯火可亲,柔情似水,佳期如梦,连梦都轻柔舒缓、闲适恬淡……似此星辰非昨夜,为谁风露立中宵。今夕何夕?但为君故,沉吟至今。
  早晨被窗外的鸟鸣叫醒,大自然的闹钟,堪称天籁之音。苍茫的大地向天的尽头延展,仿若天地玄黄、宇宙洪荒。一直羞于启齿,当初看中此处的房子竟是因为窗外小中大一家人似的三棵树。五行缺水的自己不知为何喜欢植物,仅仅因为吃素吗?写《博物志》的朱尔·勒纳尔说,植物是“我们真正的亲人”,他认为,人类至少可以从一株树身上学到三种美德:一,抬头仰望天空和流云;二,学会伫立不动;三,懂得怎样一声不吭。看着它们一半在土里安详,一半在空中张扬。一半沐浴日月,一半洒落阴凉。天地华美,万物都是宇宙的尘埃,这牢接地气、直冲云天的树却充满了庄严与神秘,想起了爱心树、空巢老人……
  树高千尺也忘不了根,人走天涯也离不了家。没有家,徒留一座空城,万千繁华如梦,满天烟花易冷;有了家,只觉岁月静好,心灵安之若素,天空阴了又晴。
  回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