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4:东湖*副刊总第2675期 >2014-06-20编印

幸福龙城
——美丽的晋祠
刊发日期:2014-06-20 阅读次数: 作者:姚远  语音阅读:语音阅读
  
  幸福是个迷,一千个人就会有一千种幸福。有人说,幸福是拥有一个美满的家庭;有人说,幸福是一生平安;有人说,幸福是一辈子健康;也有人说,幸福是每一天都快乐。是的,幸福是无法用文字描写,幸福是每个人感同身受切身的体会,幸福的体会越深就越难以描写,幸福是一件事情,幸福也是一种状态的持续,我要说,幸福还有一种叫做——上班并快乐着!
  我上班的地方是美丽的晋祠,晋祠古为唐地,周成王之弟叔虞封於唐,其子燮因晋水改唐为晋,后人祀叔虞於晋水源,因称晋祠。晋祠以其历史悠久,荟萃之富而声弥中外,四季自然景观也是鸟语花笑、美不胜收。
  晋祠的春天繁花似锦,鹅黄的迎春花、如雪的梨花、浅粉的杏花、随风飘零的碧桃花、浓烈的紫堇花、高贵典雅的玉兰花,在料峭的春风里竞相怒放,点缀在刚刚返青的绿草地上、点缀在隐约覆着残雪的小山坡上;飘垂的柳条羞答答的含缀着点点黄绿,在这姹紫嫣红里摇曳着身姿,随风送来阵阵春的消息。此刻,红墙碧瓦的千年古祠也像似给春天来做背景,满园的繁花正是主角,上演着一场清新而醉人的大戏!
  晋祠的夏天脚步珊珊,雍容的牡丹花带着她高贵典雅的气质领衔出发,硕大的花朵在绿枝丛中红红白白相斗生色、婀娜含情,薄薄的花瓣尤如清扬的纱衣,蹁跹起舞如若落入凡尘的仙子,驻足在这百花丛中,你的笑脸也会象这怒放的牡丹:倾国倾城、仪态万方!牡丹花谢了,晋祠的夏天也浓厚起来了,西湖上荷花才露尖尖角,荷叶一朵朵的簇拥在水面,远远的观望着,水面微微泛着涟漪倒影着俊秀挺拔的舍利生生塔,四面环绕着绿树红墙,我的心中不由自主地流淌出优美的旋律,总想划一只小船飘荡在这如画的水面。
  晋祠的秋天总是那么短暂而匆忙,夏的炎热还在流连驻足不肯退去,秋蝉却挂上了枝头,在难老泉边、在智伯渠旁,和着秋风吸吮着玉露,吟唱着幽静深邃的笙箫调转。秋风起了,吹落了一地树叶,晋祠的色彩反而斑斑驳驳丰富起来,枫叶红了,杨树、柳树、皂角树叶深深浅浅地黄了,松树、柏树依然保持着青翠,瑟瑟的小草努力绽放着最后的绿色。又是露水成霜时,菊花又迎风而立,傲霜怒放。多年来晋祠的菊花展远远近近的已经声名远扬,高爽碧蓝的天空下,经过精心栽培造型各异的菊花千姿百态,那花朵红似火、粉如霞、黄赛金,大的象团团彩球,小的象一盏盏精巧的花灯,娇媚的花瓣闪耀着美丽的光彩,不由得让人感叹:“满城尽带黄金甲”。
  晋祠的冬天稍稍显得有些凄凉,褐黄成为她的主色调,凋落了叶子的树枝光秃秃的枝桠着,偶尔有一只斑鸠缩着脑袋栖落在树梢,游人也三三两两的疏落起来,喧闹了许久的晋祠变得恬静优雅,就连鱼沼飞梁里的金鱼也懒洋洋的一动不动,殿堂楼阁都像被冬天施了魔法一样,安静地睡着了……冬天,我总是盼着下雪,那时的晋祠就像一个晶莹剔透的童话般的世界,千里冰封、万里雪飘,皑皑白雪覆盖了这个世界,只有松柏带着白色的雪帽,还绽放着绿色的笑脸,一座座古代建筑在稠稠的雪的浓雾里,依然展现着千年不变的红色。我独自站在圣母殿前,深深吸一口气,全身都灌满了冬天独特的清凉,融化在冰凉的雪花的世界里,极目远眺,似乎可以望见整个的晋祠,浓墨渲染、素笔描绘的晋祠!
  多少文人墨客来到晋祠,为晋祠的美景所折服,感叹地写下了无数隽美的诗篇,唐朝诗人李白形象的描写:“晋祠流水如碧玉,微波龙鳞纱草绿”;千古一帝唐太宗李世民也用“松萝曳影,重溪昼昏;碧雾紫烟,郁古今之色;玄霜降雪,皎冬夏之光”来形容晋祠的四时美景。
  晋祠的人文景观更是吸引了许多专家、学者来此观赏、学习、研究,仅援引《晋祠志》序言中对晋祠的概述:“北魏时已有祠堂飞梁,北齐时更大起楼观,穿筑池塘。隋、唐、五代、宋、金、元、明、清历代屡有扩建,为我国著名历史文物荟萃之区。自《山海经》、《水经注》始,历代均有文献记载,而隋唐以下各代,至今尚有大量实物保留於祠内外。建筑则有殿宇、亭榭、城堡、桥梁、陵墓、古塔等;美术则有唐碑、宋塑及各代泥木塑雕、金石木刻等;冶炼则有金人,铁狮与钟、磬、炉、鼎等;水利则有河渠灌溉及河岸碑记;植物则有周柏、隋槐等古木。”
  晋祠是中华民族灿烂古文化遗迹之一,为历史科学和建筑、冶金等各个学科提供了广泛的研究资料,也是龙城人民留恋向往的神仙美境。我在晋祠工作,也在这里生活、学习,在这广袤、浩瀚的海洋里汲取营养,修养身心——我工作,我幸福!我生活在龙城,我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