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农村干部不好干,跑腿说话又惹人。
西谷乡长头村村委会主任老梁则说:“当村干部就要为民办实事、办好事,这样才受村民欢迎。”
提起老梁,在西谷乡没有人不认识的。老梁名叫梁虎根,原来是西谷电影放映队放映员。
上世纪80年代后期,电视开始普及,西谷电影放映队解散,老梁回村务农。1999年,老梁当选为长头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2011年,老梁再次当选为长头村村委会主任。
老梁就是个普普通通的老农民,他生活俭朴,至今住在村里八十年代的房子里,平时以修理电器为生。但他又是一名老党员、老干部,他经常这样说:“村干部就要把老百姓放到心里,放到第一位,村干部就要为民办实事,这就是村干部的职责。”他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这句话中流露出他对群众的真情,也凝聚起了共产党员的力量!
探索机制定规矩
当前,农村生活不算富裕,部分村民的文化素质相对较低,农村文化建设存在困难,需要结合本村实际,才能更好地发挥作用。
2012年上任伊始,老梁看到农村干群之间、群众之间和邻里之间存在着这样那样的矛盾。为了有效解决村民纠纷,他和班子成员就《村规民约》进行认真琢磨和思考,并从实际出发,多次征求老党员、老干部、村民代表以及村里德高望重的村民的意见建议,最后经村民代表大会通过,制定出台了长头村《村规民约》。长头村《村规民约》共七章四十条,内容通俗易懂,符合本村发展实际和村民自治制度要求,在规范村民行为上起到了实实在在的作用。
破解难题想办法
吃水难、行路难、退水难成为困扰长头村发展的几大难题,修成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村里唯一一眼水井已很难满足村里发展的需求。2004年,老梁决心为村民重新打井。由于当时农业税和村义务工改革,村里基本没有了经济来源,他想方设法跑项目、拉赞助,村民部分自筹,终于在当年年底让村民吃上了深层水,至今村东水井井房上有牌为记。
2012年,就村民反映村里退水难、退水不畅的问题,老梁决定来个大变革,就村民反映退水难的地方作了规划——农村退水设施要向城里一样,做下水道。这个规划既退了水,又拓宽了道路,同时还改变了村民行路难的问题。
从开工到完工,他亲力亲为,一丝不苟。在下水管施工工程中,他参与技术人员测量划线工作,测量误差不超过一公分;为了保证工程质量,他在下水管中爬来爬去,保证了下水管道的良好对接;在下水管道的采购中,他跑东跑西货比三家,斤斤计较搞价钱,选择了便宜又耐用的管道。在他认真细致的努力下,村里退不了水的地方退了水,窄路变成了宽路,村民的心里更是欢喜,再也不用担心下雨天水满路滑了。
直面困难勇担当
维护村民利益,不怕威胁,敢于担当。这是每天直接面对广大群众的村干部的工作职责。在做村庄退水和道路拓宽施工过程中,有的村民不理解老梁的想法,在下水道开挖时,有的施工地方离村民房屋和围墙较近,怕房屋和围墙出现问题阻拦施工。面对这些困难,老梁大手一挥说:“我来做思想工作”。他和其他村干部利用晚上时间去闹情绪的村民家中多次调解,不管村民态度多么蛮横,老梁总是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和村民讲长头村发展,讲村里的优良传统,在他耐心细致地解释和真心为民的感动下,一件件、一桩桩的矛盾逐渐化解,在村里各项工程的建设中没有出现上访情况。
有户村民把村委会门房和几间场所看作是他家的,村民不能看书看报,村里广播他要收钱或根本不广播。很多村民反映这个问题,老梁召集了村里的干部开会讨论,村干部一致同意要求他马上搬离村委会。搬离前老梁不顾该村民的威胁、说情,不管有人砸了家里的窗户,亲自督促搬离工作,最终这户村民搬离了村委会,群众拍手称快。
还有个村民,家庭困难,平时老梁给于力所能及的帮助。但是这户村民将自己家的照壁,跨过旧榆古路,建在农渠上。老梁几次上门做工作,晓之于理,动之于情,这家人终于认识到错误,而停止了建设。
多少年过去了,老梁依旧在长头村干劲十足地带领身边的干部为群众办实事、真干事,赢得了长头村村民的信任和支持。
谈到以后,老梁说:教育下一代很重要,有一天他从村干部的位置上退下来,他将义务给孩子们将过去、讲传统,把红岩、红日、地雷战、地道战、南征北战等他曾经“放映过的电影”里的故事讲给孩子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