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3:县域*采风总第2673期 >2014-06-15编印

准确填报高考志愿的秘诀
刊发日期:2014-06-15 阅读次数: 作者:  语音阅读:语音阅读
  紧张的高考结束了,但即将到来的填报志愿让许多学生和家长的心里都绷着一根弦。据了解,合适的志愿方案至少应该满足三个要求:一是录取无风险;二是分数不浪费;三是专业需匹配。那么,考生在填报志愿的时候该如何满足这三点要求呢?
  应该说,好的志愿填报方案需要三项储备。一是对于各项政策的正确理解,最基本的就是院校投档规则、专业投档规则等,其他包括转专业政策、插班生政策等,给我们提供了许多更为有效的策略。二是对于院校和专业的充分了解。在院校层面,需要了解一个院校的全名、层次、地址、学费、强势专业等,而对于专业,需要了解它的专业内涵、就业和不同学校的专业实力。三是完备丰富的数据库和数据分析的能力。数据库需要包括目标院校和专业3-5年的平均分、平均名次、最低分、最低名次和招生人数五项内容。然后需要方案制定者对这五项数据进行分析建模,得到其一般走势和发展趋向,再核对自己的分数来进行填报。
  针对以上这几点,可确定志愿填报的标准化流程主要分三步走。第一步:初选方案;第二步:精选方案;第三步:终选方案。
  第一步中,第一件事情是明确专业方向。本科文理11门类专业:理工农医文史哲经管法教育学,需要知道自己到底适合哪个专业,该填报哪方面的专业。
  专业的选择将推荐五维分析法:性格测评、兴趣爱好、身体素质、家庭经济、毕业规划。院校选择方面按照四度决策法:专业倾向、院校倾向、区域城市、分数名次。
  第二步重点是对院校的专业进行分析。具体分三点:1.投档规则;2.数据分析;3.专业实力。
  首先,需要对目标院校和专业进行精简、比较,把方案精简到5——6,就是5个学校,每个学校6个专业。
  第三步是对已有院校专业进行评估。在这一步,往往是5——6的一个方案,这时候要根据专业录取可能性去评估。这个过程一定需要全家商量,共同决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