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说起丹麦,人们首先想到的是安徒生;说起西班牙,首先想到的是塞万提斯;说起英国,首先想到莎士比亚或者牛顿;说起法国,首先想到雨果、莫奈或者罗丹;说起德国,无疑是爱因斯坦或者马克思;说起希腊,必然是苏格拉底、柏拉图或亚里士多德……
他们都是外国人,许多人距离我们年代久远,而且他们无权无势无跨国集团无巨额存款,或者竟是捉襟见肘处境困窘甚至活着的时候落魄潦倒艰难度日。但是,他们不论领域跨越时空,毫无争议地成为世界名人。这是因为,他们是各行各业中能力崇高而备受敬仰的人物。
名人,大概都得有这样的穿透力和感染力。
名人的两个条件中,“能力崇高”没有分歧,它指业务方面精通并做出显著贡献;不好把握的是“备受敬仰”,它的问题在敬仰什么。
世界上从古到今、从中到外,文人学者恒河沙数,帝王将相不计其数,豪商巨贾层出不穷,但他们中的大多数,除了历史记录之外,在民间早已湮没无闻。其中的原因,不是专业能力不足,而是未能“备受敬仰”。
民众敬仰什么?
著书立说,影响了人类思想的人;发明创造,改变了人类生活的人;创造历史,推动了人类进程的人;创造财富,有益于社会和人民的人。
总之,是那些能力出众并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力在物质和精神领域为人类做出贡献的人。
财团会垮掉,帝国会没落,思想、文化和文明却会永存。
这是真理,永远如此。
二
世上似乎有平凡的人和伟大的人之分。实际上,每一个人都是平凡的人,机会好的人做一些大事,一般的人做一些小事,仅此而已。谁敢说身在其位的人,他就是最应该和最好的呢?
因此,所谓能力,不是绝对的,只是一个相对的概念;所谓能力出众,绝对不是指位高权重或资产雄厚,准确的理解,是每一个领域的出类拔萃者。
所有的领域中,做人,是最为关键的一个方面。
74岁的白芳礼老人靠蹬三轮车,挣了三十多万元,资助了300多名贫困学生,而他自己生活简朴,近乎苛刻,穿捡来的衣服,午饭只有两个馒头和一碗开水。
他曾有一个公司,他的公司叫“白芳礼支教公司”。
人们记得他的一句话:
“自己苦点累点没关系,让每一个孩子都有钱到学校有书可以读。”
在病床上,他对来看他的孩子们说:
“等我病好了,我还要蹬三轮挣钱资助你们读书。”
1999年,天津火车站进行整顿,他的“白芳礼支教公司”被拆毁。
那年冬天,他给人看了三个月自行车,把每天所得的1角、2角、1元、2元等零碎钱存在一个饭盒里,等存够500元,在一个下雪天,来到天津耀华中学,他把饭盒里的钱交给学校老师的时候说:
“我干不动了,以后可能不能再捐了,这是我最后的一笔钱……”
他从74岁做到93岁离开人世。许多得到他帮助的学生不知道他的姓名。
74岁了,老人不需要名了,他只是可怜孩子们上不起学。
人的可贵在有思想,人的高贵在悲悯情怀,人的神圣在忘我。
任何一个领域都是有限的,唯有做人这个领域是无限的。
名人一般是自己做出来的,不是谁评比或者推选出来的。真正的名人,他们在做自己的事情的时候,并没有这样一个目标,只是在做事的过程中,自身的魅力得到由内而外的散发,影响到周围,范围越来越广。就如光环的光源在内心而不在外围,内心越强大,光环则越耀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