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6:文史*天地总第2664期 >2014-05-25编印

我的历史、哲学和文学观
刊发日期:2014-05-25 阅读次数: 作者:阎永胜  语音阅读:语音阅读
  
  我认为,无论人与国家,历史是不可以不去研究的,因为总结过去才能走好明天;因为人不知古今,有如牛马披巾衫;因为从历史中可以得到借鉴与力量,正如唐太宗所言:“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为此,史学是一门大学问,是教训、是镜子。
  而哲学更是一门大学问,是高层建筑、是智慧,这使我想起美国总统访华,见到毛泽东时,以为会谈台湾等问题,但出乎意料得到的答案是,毛泽东只和他谈哲学问题,让他摸不着头脑时,猛然得悟:毛的智慧在于哲学思想的高深莫测,从此,让他佩服得五体投地。
  那么文学呢?文学就是梦想,是镜子中的花开,忧伤中的美丽,是无限激情向往中的天空。说到这里,使我想起了李大钊的从容,陈独秀的坚定,他们矢志宣传共产主义,甚至为此付出了生命的代价也在所不惜,他们追求的是真理、是梦想。可以说,共产党的创立就是从他们的文学梦想中诞生的。
  那么,要说历史这面镜子更得常照照,因为只有得到历史的启迪才能将哲学这门智慧更加发扬,这可能就是毛泽东手不释卷《二十四史》的原因。而文学是镜子,也是智慧,所不一样的是,要说历史这面镜子只能照过去,文学却能照出未来,因为它是梦想中的花开,智慧中的智慧,所以文学是人类永远的梦、永远的精神巢穴,所以我们人类才会有更多的激情,更多的美丽空间,这种激情和美丽可以战胜任何悲伤与无奈,甚至可以发现黑暗中的闪光,绝望中的希望。
  因此说文学的力量是无穷的。
  最后我想说:世界是悲情的,人生是无奈的,历史是残酷的,哲学是睿智的。要说用历史和哲学可以用来看透和审视这个世界,但这个世界为什么是悲情和无奈的,却只能用文学来诠释、来审视。因此,追求文学就是战胜悲伤,就是远离无奈,就是洒脱,就是开怀。
  这就是我的历史、哲学和文学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