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石宝同志是我县东于镇黑岔村人,男,1933年8月出生,1966年参加工作,中共党员,曾任东于镇黑岔村党支部书记、东于镇党委副书记、人大主席等。荣获全国林业劳动模范、全国绿化奖章、山西省劳动模范、太原市劳动模范等称号。中共太原市第四届委员会委员,太原市第八届人大代表。
桑石宝同志几十年如一日,扎根山区带领群众植树造林、发展经济,千方百计为群众谋利益,为我县林业建设和山区经济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体现了一个老共产党员“艰苦奋斗、淡泊名利、持之以恒、不懈探索”的精神境界。当前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正在我县深入开展,桑石宝同志就是这样一位自觉践行焦裕禄精神和“三严三实”要求的先进典型,一位以实际行动践行党的群众路线的生动教材,是全县广大党员干部群众学习的榜样。
一、向桑石宝同志学习,就是要学习他“不须扬鞭自奋蹄,敢教日月换新天”的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上世纪五十年代的黑岔村“山高坡陡石头多,一出门子就爬坡,土地都在山上挂,吃饭吃的糠窝窝”,桑石宝同志面对如此贫瘠恶劣的自然条件,团结带领干部群众知难而进、自力更生、顽强拼搏,绿化荒山15000余亩,种植树木2500余万株,改变了山区贫穷落后面貌,将穷山沟建成了全县闻名的“绿化样板”,成为全国闻名的造林绿化先进村。这种在困难面前不低头的艰苦奋斗、自强不息的精神,正是共产党员政治本色的集中体现。在当前全县上下抢抓机遇,奋力爬坡,加快推进城乡统筹发展,建设全省综合实力一流强县的进程中,迫切需要发扬这种艰苦奋斗、自强不息的精神。
二、向桑石宝同志学习,就是要学习他“一切为了群众,从不计较个人得失”的淡泊名利的奉献精神。桑石宝同志担任村、镇领导干部多年,“身”在基层,“心”系百姓,带领群众植树2500余万株,产权归集体所有。这种不计报酬、不计得失、淡泊名利的奉献精神,这种带领群众脱贫致富的追求,正是坚持群众观点、站稳群众立场、践行群众路线的典范。
三、向桑石宝同志学习,就是要学习他“不畏困难奋斗不止,事业不成绝不收兵”的持之以恒的工作作风。桑石宝同志扎根大山,一干就是50多年,即使在退休后都不曾停止,几十年如一日,把荒山秃岭变成了林海绿洲。虽然年事已高,每年护林防火期,他都身先士卒,甘当义务护林员,与大家一起保卫山区的生态屏障。他的最大心愿是在有生之年,完成最后5000亩坡地造林任务,让全村2万亩坡地全部披上绿装。这种不畏困难、不懈怠、不放弃、不停歇的持之以恒的工作作风,正是践行“共产党员身份永不退休”的追求,正是践行党的群众路线的时代标杆,正是“右玉精神”的生动体现。
四、向桑石宝同志学习,就是要学习他“立足实际因地制宜,扎根大山倾心钻研”的不懈探索的实践态度。面对山区种粮的困境,走出去学、走出去看,带领群众转变思想和发展方向,走出了种植果树发家致富的新路子;面对鸟兽对树种的损害,他勤于思索、不懈探究,发明了油松籽加胶水拌农药直播造林法,为全省乃至全国山区的造林绿化事业探索出一套切实可行的科技成果。他坚持立足实际、倾心钻研、大胆创新,因地制宜制定了黑岔村植树造林总体规划:“高山背山油松树,河滩两畔栽杨树,风沙圪梁刺槐树,村后核桃花椒树,葡萄种在向阳处”,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这种勇于探索、善于钻研的可贵品质,正是我们当前迈向深化改革、推进创新发展的内生动力。
桑石宝同志几十年来怀着振兴山区、绿化家乡的崇高理想,在困难面前不低头,在利益面前不计较,在荣誉面前不骄傲,默默无闻,无私奉献,体现了一个老党员、老干部高尚的人生追求、崇高的精神境界和优秀的思想品格。为此,县委决定开展“外学焦裕禄、内学桑石宝”活动。全县广大党员干部群众要把学习桑石宝同志的事迹与学习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全会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结合起来,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结合起来,与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结合起来,与开展解放思想“五破五立”大讨论、建设全省综合实力一流强县结合起来,自觉以焦裕禄、杨善洲、桑石宝等先进典型为榜样,以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作风和劲头,立足本职,敬业奉献,在建设全省综合实力一流强县的生动实践中建功立业。
全县各级党组织要把开展“外学焦裕禄、内学桑石宝”活动作为省委提出的“学习焦裕禄、争做好公仆”集中行动的重要内容贯穿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之中,在全县各行各业选树各类先进典型,通过集中参观、座谈研讨、撰写心得、对照剖析、广泛宣传等多种形式和载体开展学习活动,做到深学、细照、笃行,教育广大干部群众自觉以典型为镜、向先进看齐,从自己做起,从现在做起,从本职工作做起,坚定理想信念,自觉践行群众路线,埋头苦干,奋力赶超,提振精气神,为建设开放包容、城乡一体、产业低碳、田园秀美的全省综合实力一流强县作出新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