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大早,冒着缠绵春雨,到了不二寺。
由朋友带领,走进主持禅房。坐定,品大益普洱。
今春雨多,一下就是几日,如秋雨般缠缠绵绵,颠覆了“春雨贵如油”的古训,也使人相信并领略了唐人杜牧“清明时节雨纷纷”的诗意。
这样的天气,适合品茶,适合参禅。
禅茶一味。我们与主持谈得投机,投缘。
雨小些了,主持带着,观新建的巍峨大殿,拜殿内庄严宝相。
新殿之后,是一座精致的老殿。面阔三间,进深三间,下承青石台基,上建悬山式殿顶。其“隐刻斗拱”为并州孤例。殿内裟婆世界的华严三圣慈祥庄严。主尊释迦牟尼佛背光宏伟,椭圆略长,雕刻蓬勃,向上奔涌,整个佛像欲乘风凌空。大殿廊柱楹联“玄宫佛曦普照,妙境神韵入微”正是对此的写照与赞美。
主持说,背光繁复,雕琢了七八年,工匠们精益求精、呕心沥血。眼观,心谒,拜华严三圣,祝东西山墙壁画永驻,殿宇永存。
打衣也湿梨花雨,地平未铺不沾泥。雨丝密了。即便这样的春雨,地上也踏不出泥印,脚底也沾不上泥巴。回禅房,换茶,继续品茶。“不二”源于佛语,意为凡能悟入“一实平等之理”者,谓之“入不二法门”。不二的意思即指不是两个极端。不二寺的创建者把寺喻为门,寓意为佛教信徒由此门(寺)而入,就能达到不二境界。
主持说,不二寺不大,从村里迁入城中,从荒凉搬到闹处,却是不二法门。忽必烈敬过,万历帝拜过,现在又得以涅槃重生,均源于佛法感召。
不二寺真的不大,在润如酥的春雨中一片空灵。
几棵树。
两丛花。
真静净。“性相悉归不动海,人我同融大觉天。”这是一溜禅房两侧的一副对联。
雨中的不二寺,生长着禅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