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3:县域*采风总第2627期 >2014-03-02编印

雾霾天气,我们怎样做好自我防护
刊发日期:2014-03-02 阅读次数: 作者:  语音阅读:语音阅读
  连日来,我国很多地区持续遭遇雾霾天气,中央气象台还发布了最高级别的雾霾橙色预警。那么雾霾天气到底是如何形成的?对我们又有什么影响呢?
  雾霾是如何形成的?
  那雾霾是怎么形成的呢,据了解,雾,悬浮于近地面低空的水汽凝结物,能溶解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悬浮的细小颗粒和附着于其表面的金属及有机化合物。起雾时气压低,来自四面八方的污染物难以消失,特别是酸、胺、苯、病源微生物等剧毒物滞留其中导致空气浓度聚升。PM2.5就是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也称为可入肺颗粒物,研究发现,PM2.5会对人体的呼吸系统、心血管系统、神经系统造成很大的影响。PM2.5主要来源于人类活动,煤炭、石油及其他矿物燃烧产生的工业废气,以及机动车尾气排放等粒子,在经过一系列的光化学反应后形成了二次污染物。
  雾霾对我们的身体健康具体有什么影响?
  一般说来,由细颗粒物造成的灰霾天气对人体健康的危害要比沙尘暴更大,人体的生理结构对PM2.5没有过滤和阻拦能力,而PM2.5对人类健康的危害却随着医学技术的进步,逐步暴露出其恐怖的一面。在欧盟国家中,PM2.5导致人的平均寿命减少8.6个月,它还可成为病毒和细菌的载体,为呼吸道传染病的传播推波助澜。世界卫生组织早在2005年版《空气质量准则》中就指出:PM2.5年均浓度每立方米35微克与10微克相比较,人的死亡风险要高出15%。灰霾天气,如果人走在大街上,这些空气中的超细悬浮粒子(包括PM2.5)随着呼吸进入身体,人类可以通过咳嗽、吐痰,将空气中一些“粗”灰尘颗粒吐出来(直径大于5微米的),但对局部粘膜产生刺激作用,可能引起慢性鼻炎、咽喉炎。然而,这种“粗”的颗粒并不是对人体危害最大的,粒径小于2.5微米(即PM2.5)的“可入肺颗粒”,才是对人体有致命的危害,对于老年体弱者还可能危及生命。
  而雾霾对人体的影响主要表现以下几个方面:
  1.呼吸系统。如:鼻子不通、鼻子发痒、发炎、流鼻涕、喉咙干涩、咽部疼痛肿胀、咳嗽,肺部功能降低、加重哮喘、慢性支气管炎哮喘和慢性支气管炎,可导致肺部硬化,是肺致癌的杀手;
  2.心血管系统,如:心脏病、动脉硬化、心律不齐及非致命的心脏病发作;
  3.骨关节肿胀、疼痛;
  4.影响内分泌系统,容易产生悲观情绪灰蒙蒙的天本来就让人难以愉悦,激素水平降低更是容易产生悲观情绪,影响心理健康;
  5.加速传染病的大规模扩散,甚至引起爆发。雾霾致使人体免疫力下降,空气中颗粒物易吸附细菌、病毒,极可能加剧流感病毒的传播,如某些地区暴发的甲流。
  另外对生殖系统带来危害会造成新生儿低体重、早产等等。
  日常生活中如何应对雾霾天气?
  雾霾天气时,空气中存在大量污染物,以早晨和夜间累积最严重,大家尽量少出门。有晨练习惯者暂停晨练,或避免在清晨和傍晚进行户外活动,要根据当天空气情况,最好以太阳出来为准,选择悬浮颗粒较少的时段到公园、郊外等环境空气良好的地方去锻炼,另外,冬天锻炼不宜过于激烈,以快走的方式为最好;像抵抗力弱的老人、儿童及患有呼吸系统疾病的人群最好不出门,必须外出时最好戴口罩。同时,雾霾天开窗通风有讲究,开窗应避开早晚空气质量较差时段,选择中午空气质量偏好时,开窗时间宜短。开车外出时尽量关好车窗,开启内循环,以免将雾霾空气带入车内。日常饮食要注意营养搭配均衡,定时定量,多喝水,不吸烟,少嗜酒,同时要保证睡眠充足,避免过度劳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