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景不同。今年两节燃放的烟“花”明显比往年要少很多,浓郁热烈的年味儿从喧嚣的空中更多地充斥在了人们的心里。有人欢喜有人忧,我县鞭炮市场迎来了多年未遇的“春寒”。
元宵节前夕,记者在走访了烟花爆竹批发部和几家常年销售烟花炮竹的店面后了解到,我县今年春节期间烟花爆竹销售额较去年同期相比下降近50%。据清徐烟花爆竹批发总部负责人李师傅介绍,今年的烟花销售点比去年减少20多个,各个点的进货量更是大幅下降,预计今年烟花爆竹的返库量也会远远高于去年。
在“田三鞭炮”门店,齐全多样的烟花爆竹高高低低地摆落在地面,在记者采访的一个小时里,店里生意冷清,几乎无人问津。该店老板告诉记者:“以前年根儿都是烟花的销售高峰,要是在那会儿,我哪有闲工夫和你们聊天。可是现在吧,大家也就过来买几条挂鞭,那些大型烟花几乎卖不动,不走量。”
据“六六鞭炮”的老板介绍:“往年一天的最高销售额曾达一万元,如今却只是同期的十分之一。,现在人们的环保意识都强了,很多人都不买不放了。”
相比过去以震耳欲聋的爆竹声及绚丽多彩的烟花共度新春,今年烟花的“冷藏”无疑让节日氛围变得黯淡。有不少人认为,过年不放炮就没了“年味儿”,过得也没意思。然而,面临空气质量的严峻挑战,让人们对燃放烟花的态度也变得复杂。
放?还是不放?现在看来,在“年味儿”和空气质量的“拉锯战”中,绝大多数人选择了后者。
据了解,在2月13日(正月十四)公布的全市各县(市、区)一周空气综合质量指数排名中,我县(4.69)位居末一。2月13日至19日,我县空气质量指数为6.62。1月31日(大年初一),为(11.9)“遥遥领先”倒数第二的古交市(5.67)。
年三十到年初三是今年春节烟花燃放最集中的时间段,受此影响,县城空气质量也一度达到重度污染的程度。在此之后,烟花燃放量的减少,加之受冷空气和降雪的影响,空气质量逐渐好转。正月十五、十六是燃放烟花爆竹的又一个高峰期,指数又出现反弹。从几周的空气质量指数来看,烟花燃放对空气质量的“杀伤力”无疑是“凶猛”的。
如今越来越严重的雾霾天气已经一步步“倒逼”着我们去改变旧的习惯。而今年两节烟花爆竹销售的惨淡,燃放量的递减,正是人们在放与不放、多放还是少放之间理性选择的结果。越来越深入人心的环保意识,已然让文明过节成为广大民众的共识。
年前,县文明办发出倡议书,倡导公民少放或不放鞭炮,得到各界广泛响应。眼下,我县冬季大气污染防控专项行动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各级各部门正全力以赴地控制各类大气污染源,整治空气污染我们任重而道远。这时候,需要我们每个人从自身做起,从点滴小事抓起,投身到保护环境的行列,共同维护我们的生存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