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4:社会*观察总第2621期 >2014-02-16编印

爱心漾醋都
——“清徐义工”群雕像
刊发日期:2014-02-16 阅读次数: 作者:李晓雪 秦华  语音阅读:语音阅读
  
  “来自草根,服务社会”。在清徐,有这样一支队伍,他们中有年逾古稀的老人,有蹒跚学步的孩子,有正在校园里读书的学生,有事业有成的企业家,也有行动不便的残疾人……他们活跃在城市的大街小巷、敬老院、公园、广场……也出现在偏远山区的某所小学、田间地头、盘山公路……他们都是最普通的草根百姓,却胸怀一颗崇尚公益之心,他们有个共同的名字——“清徐义工”。
  义工箴言
  李瑞强(清徐吧吧主):“初次组织义工活动,只是想联合身边的朋友去尽力帮助别人,实际上4年来义工活动也帮助了我,带给我快乐和成长。”
  王晓玲(饭店老板):“赠人玫瑰,手有余香,真爱是一种可以感染的力量,所以我做义工。”
  李国亮(教师):“周末和假期有公益活动我都会带女儿参加,除了自己能做一些有意义的事情,还可以培养女儿的爱心,让她从小就能懂得去帮助别人。”
  王慧宇(学生):“帮助需要帮助的人,是自己应该做的事情。”
  程艺(民警):“爱,其实很简单,只要你一双温暖的手,有时甚至是一句简单的问候。”
  董晓洁(自行车协会会员):“在置身公益的道路上,看到自己的努力让别人得到了帮助,就感觉收获了别样的快乐。”
  网帖——吹响奉献“集结号”
  “清徐义工”的发起者李瑞强今年26岁,是百度贴吧“清徐吧”的吧主。“2010年,百度贴吧山西地区吧主有过一次交流会,那之后我受邀参加过几次外地组织的公益活动,感触很深,想到我们清徐还没有这样的组织,周围朋友和清徐吧友们也表达过想一起活动,于是便想通过网络把大家组织起来。”
  由于之前没有组织过类似活动,李瑞强心里很忐忑,在筹备了一段时间之后,怀着不安又满怀希望的心情,2010年3月,他在清徐吧发出一则以“植树、环保”为主题的义务植树活动的网帖,一则网帖吹响了义工爱心“集结号”,到登记截止时,已经有三四十人积极响应。这期间他和几个积极响应活动的网友们通过联系县林业局,获得了一些树苗,又通过其他途径找来了植树工具。“活动是在4月2日,地点在孟封镇。起初以为第一次活动参加的人一定很少,结果一下来了四十多个人。”李瑞强说。另一位发起者王二俊说:“活动很成功,但也让我们注意到组织活动除了要考虑活动本身的一些事情外,还要考虑义工们的人身安全和完善活动细节等问题。”李瑞强他们经过此次活动,有了收获,也看到了问题。在之后的活动中,他们不断总结经验,完善细节,组织了更多更好的活动,也吸引了更多的人参与进来。
  服务——困难环节“及时雨”
  “集结号”吹响后,义工组织活动的阵地由单一的贴吧,扩展到QQ群和微信,一大批素不相识的人相聚在一起,默默无闻地做了很多好事,随便一说,就有“一箩筐”。
  敬老院里,50多名义工队员自带抹布、水桶,分头行动,擦玻璃、拖地板、清洗健身器材……网名为“一切随缘”的队员一边与5岁的孩子擦着玻璃,一边告诉孩子:“一会儿爷爷奶奶看到擦洗一新的门窗,他们的心里都会敞亮起来。”那边,一名不到20岁的男孩踩着桌子擦窗户,桌子有点摇摆,一名高中生模样的女孩主动跑过去帮助扶好桌子……
  我县17岁的少年曹亚龙因车祸重度烧伤无钱医治,在组织为曹亚龙募捐的当天,义工队伍里有一个文文静静的女孩,从募捐开始就一直站在路边,一旦有路人过来,她就一遍一遍解释募捐的原因,并送上一份募捐宣传单。尽管也遭遇了不少冷漠和拒绝,但是她始终没有放弃。哪怕募捐到一元钱,她也会高高兴兴、爽快地道一声谢谢,替曹亚龙道谢,为爱心道谢。两天时间,他们为曹亚龙募得善款46466.1元。
  一次次善行义举,编织成一个爱的磁场,吸引着越来越多的人向他们靠拢。
  四年来,“清徐义工”举办过四届无车日绿色出行健康宣传公益大型活动、三届植树节植树大型公益活动、连续两年举办捐赠图书大型活动、数十次举办公园、林区、景区爱心清洁公益活动、数次访问贫困老人、儿童、贫困居民以及爱心捐赠贫困家庭等各类型公益活动。“清徐义工”还举办走进烈士陵园活动、走进抗战纪念碑怀念先烈活动、徒步公益宣传活动、为奥运中国健儿加油助威大型活动、山西义工志愿者相聚清徐公益交流座谈活动等等。
  截至2013年底,这一充满爱心的群体已经发展了近百名活跃积极义工志愿者及近千名参与公益活动成员。
  感恩——传递温暖“寸草心”
  2014年1月,在太原市首次对志愿服务组织的星级评选中,清徐义工从47个志愿服务组织中脱颖而出,被市文明办评为三星级学雷锋志愿服务组织,成为10个星级志愿服务组织中唯一一个纯民间草根的公益组织。
  聚是一团火,散是满天星,让善良因子放大,把无私爱心发酵。在清徐义工中间,很多人都知道有名义工叫王守昌,但却很少有人知道他的职业。直到最近王守昌入选中国好人榜时,义工们才知道他原来是一名警察。“闲暇时间也想休息,可内心总觉得有一份责任在驱使着我去多帮助别人。”简答而朴实的话语,出自这名不会游泳却曾经救过落水老人、夜晚巡逻遇痴呆老人后辗转数小时将老人送回外地老家的民警王守昌之口,他觉得自己只是举手之劳,尽了一份责任。
  义工一小步,文明一大步。捡起一块垃圾,扶了别人一把、捐衣赠物爱心献血……服务他人,奉献社会,他们用爱心播种希望。义工们以星火燎原之势,照亮了“清徐义工”这支出默默无闻的队伍。无论是个人还是集体,义工们都在一点点地温暖着这座城市。
  正如“清徐义工”中有一位网名叫若枫的义工说:“我们没有太大的能力温暖每个人,可是我们希望通过所有爱心人士的爱心汇聚,发扬“清徐义工”的团队精神,温暖更多需要帮助群体或个人”。“清徐义工”的善行义举仍在持续发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