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月14日,温岭城北街道大东鞋厂的一场大火,无情地夺去了16条生命。这场火灾再次敲响安全警钟,而随着事故现场更多细节的披露,不难发现,人们的消防安全意识、预防自救能力等都有待提高。
逝者已去,生者如斯。于人于己,安全这根神经,决不能放松。
预防火灾这些错误不能再犯
错误示范一:躺在床上或沙发抽烟,并乱扔烟头
烟头中心温度可达700-800℃,它超过了棉、麻、毛织物、纸张、家具等可燃物的燃点。若乱扔烟头接触到这些可燃物,容易引发火灾。所以,抽烟时不应该躺在床上或沙发上,而且未灭的烟头要放到烟灰缸中,或者用水淋灭。
错误示范二:柴草堆放在灶台和厨房周围
尽管现在的农村大部分家庭都已经不再劈柴烧饭,但依然不排除这样情况的存在。所以,就这些还保留灶台并偶尔会使用它的农村家庭来说,在用柴火烧饭时,避免将大量柴草堆放在灶台和厨房周围。另外,家里可以配备沙土、水缸、水桶等简易消防器材。
错误示范三:在汽车内随意放置打火机
特别是在夏天,天气炎热,车内的温度往往要比车外高出好几倍。打火机受热很容易膨胀甚至发生爆炸,而打火机一旦与车内一些油料、易燃物质、电路等近距离接触,爆炸还有可能会引起火灾。因此,应尽量避免在汽车内放塑料打火机、摩丝、空气清新剂等受热会产生爆炸起火的物品。
错误示范四:煲汤时离开或外出
煲汤,常常需要耗费好几个小时的时间,有的家庭主妇会为了提高效率,煲汤期间会去客厅看电视,甚至出门就近买菜。这些都是麻痹大意的表现,使用燃气稍有不慎,后果不堪设想。……当下正值冬季,天干物燥,是一年之中最易发生火灾的季节,因此,市民在家中还要做好以下火灾防范。做到时常检查电线线路,特别是使用年数较长的线路,发现电源线有破损时,要及时更换。使用电热器具时,尽可能做到通电时有人看守,避免电热器具在长时间通电情况下产生高温,烤燃附近的可燃物,或自身发热温度过高一起燃烧。电热器具大多功率较高,发热量大,因此要选择绝缘良好的导线、功率相当的电插板。禁止小孩玩火。用煤气、液化气时,做到点火后不离人,煤气灶旁切勿存放汽油、煤油等易燃液体和木柴、纸盒等可燃物。液化气瓶要远离火源、热源,钢瓶严禁卧放,严禁随意倾倒液化气残液,不用时一定要关闭气源,最好不要让小孩使用。
内修于心才能外现于行
留意安全出口的位置,根据安全出口逃生;巧用湿毛巾捂住口、鼻,低姿势前行,避免被熏;如果电器着火,要先关掉电源,然后用浸湿的被褥等物品盖住电器,以达到灭火目的……当我们获取这些常识时,现实用教训告诉我们,熟记常识是远远不够的。就在“1·14”温岭大火发生的当天,有前去增援的消防车在途中遭遇加塞,于是通过微博,呼吁为生命让行。由此可见,当我们汲取消防常识的时候,还有一些细节是不该被忽略的。比如,如果发现火灾,要及时报火警119,讲清着火单位、详细地址、着火物质及火势大小,是否有人被困,留下报警人姓名及联系方式,早报警,少损失。谎报火警是违法行为。同时,路遇到消防车执行灭火或抢险救援任务时,社会车辆及行人应当靠边让行。另外,家长要教育孩子不玩火,告诉孩子玩火的危害,并将易燃物放在孩子够不到的地方。近几年来,我们身边的消防安全演练越来越多,连幼儿园的小朋友都知道突发火灾,要利用湿毛巾捂住口鼻,然后按照疏散指示,弯腰逃生。在模拟的场景中,这种演练的教学效果收效甚好。一般来说,恐惧与混乱,多半来源于无知,相信将消防安全知识内修于心,遇到突发事情时,我们才会临危不乱,沉着应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