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4:周末*视点总第2608期 >2014-01-12编印

成功 从来不是一蹴而就
——记80后创业青年高伟
刊发日期:2014-01-12 阅读次数: 作者:秦华  语音阅读:语音阅读
  
  初次见到高伟,他正站在烟雾缭绕的烧烤炉前“挥舞”着四方形铁架,夹在铁架中的一串串羊肉发出“滋滋滋”的声响,肉串儿在炭火的烧烤下飘散出股股诱人的香味,那油亮的色泽更是让人垂涎欲滴,食指大动。如不经介绍,没人会晓得面前这个围着围裙,烤着大串儿的男人就是全羊馆的老板——高伟。
  高伟个头不高,身材敦实,可能是长期被炭炉熏烤的缘故,泛红的面颊总是油光闪亮。农村出身的他有着大多数农民的纯朴、谦虚和寡言,说起话来的那份沉稳踏实让人感到十分的舒服,举手投足间全然没有成功后的沾沾自喜、虚荣自大。不得不说,如今全羊馆的成功“崛起”,能在清徐竞争激烈的餐饮行业站稳脚跟,与高伟自身不紧不慢、不急不躁的做事态度是分不开的。
  做得到输得起
  1983年,高伟出生在孟封镇南里旺村的普通农民家庭,父母是地道十足的菜农,全家的生计都靠种地维持。初中辍学后,高伟开始跟着老父亲种地,每天起早贪黑,骑着三轮车赶往太原菜市场卖菜。那时候的他没有什么远大志向,也没有当下年轻人的好高骛远、眼高手低,做一个菜农在他看来好像是最理所当然的选择。只是多年忙碌在地头,往返于菜市场的父亲渐渐吃不消这样的奔波,16岁的高伟便“顺理成章”地扛下了这副担子,开始独自下地头、进市场。“大概就是那个时候开始吧,我几乎每天凌晨三点就得起床装车,四点出发,印象中起床最晚的一次是在早晨六点钟。”高伟猛吸了一口烟,说道。于高伟而言,睡懒觉是奢侈的。过去是,现在亦是。
  种地、卖菜两年,市场的不景气和风吹日晒的煎熬让高伟萌生自主创业的想法。尽管他这个人沉稳冷静,但每次做起事来都雷厉风行,决绝果断。他说,“每次都是想到就去做了,赔了大不了再种地。”就这样,他向银行贷款借来十万,又和家人朋友东拼西凑了十万,自己动手盖起猪圈,养起了猪。从最初的几十头,发展到后来的三百余头。
  回忆起养猪那几年的日子,高伟的语气稍显沉重,他说,“那会儿不懂技术,也没有现在完全现代化的饲养方法。全靠自己摸索的土法子养,猪生病了就找来各种书翻,找村子里的土兽医,慢慢的,打针吃药的事儿也都自己干了。每天出圈、打扫、喂食、照料猪崽子,天天都是十五个钟头的工作量,回家倒头就睡。后来我索性住在了猪场,吃饭都得掐着时间,真的是没得歇。”很多时候,语言是苍白的,即使坐在一旁听着高伟讲述过去经历的点滴,会触动,会感慨,但仍不能感同身受他吃过的苦头。
  把家安在猪场,过着与猪“同吃同住”的生活。这,需要多大的韧劲和毅力?而在2003年,一场突如其来的流感让三百余头猪“全军覆没”,高伟一下赔了几十万。辛辛苦苦支起的猪场瞬间“崩塌”,对任何人来讲,这无疑是一个难以承受的重击。然而从高伟的口中说出来,却是那么轻描淡写的一句,“没时间抱怨,继续种地,再一步步往上爬。”那一年,高伟20岁。
  把每一步踩实
  猪场没了,高伟又挽起裤脚,面朝黄土,做回了菜农。只是靠天吃饭并不能给家里带来更好的收入保障。一年后,他跟着自己的一个亲戚做起了屠宰加工,并在太原五龙口附近支
  起一个卖猪羊肉的小摊子,卖着卖着还开始给太原、晋中的一些饭店供肉。这不仅给高伟增加了一笔额外的收入,更重要的,是结识了他生命中的贵人——六哥,一个卖烧烤的东北汉子。
  好的口碑,好的脾性,都给高伟在后来的创业路上赢得更多的成功筹码。尽管一路上的艰辛不曾减褪,而光明却一点点走近了。
  在小摊子开张没多久,高伟便从亲戚那边接手过来独自经营,过去起早贪黑的忙碌也再一次的重叠进他的生活。收肉、卖肉、送肉,他一个人包揽着所有的营生。日复日,年复年,除了过春节能得以放松,其余时间他都像是上紧发条的陀螺,转啊转的,
  忙不停。直到和妻子梁艳菲结婚,生了小孩,家务事的繁杂琐碎让他不得不放弃太原的摊位,只依靠为一些老主顾供货来维持生活。没有了更多的收入来源,家里的日子一点点变得拮据。
  “虽然那时候负担很重,可也没有愁过。该干啥继续干啥,甚也不多想,挣钱就是了。”高伟每次说话时的态度和神情总能让人感到一种由内而发的质朴与真诚。这不像是所谓成功后的谦虚与低调,就是特实在的心里话。即使是一句简单的,“这些都没什么,没什么。”
  是的,真的没什么。就像他选择去屠宰加工厂做厂里最年轻的屠夫,每天呆在零下十几度的冷冻室忙碌;就像他和妻子在村里整起一个“晚点”摊子,尽管每天的收入仅仅只有50块钱,他们都是满足而快乐的。
  当一个人真正能够坦然正直地去面对生活,那贫穷没什么,富有也没什么。于生活而言,脚踏实地的过,一步一步地走,就够了。而高伟恰恰是因为那些实实在在的日子才有如今实实在在说话的底气。
  有努力才会有幸运
  上帝总是会眷顾那些相信美好,努力生活的人。
  2010年,高伟在给晋中一家开羊汤馆的老朋友送货时,被咨询是否认识做烧烤的朋友,他们想找个师傅学一学提升饭店人气。高伟想到了六哥。“在五龙口开始卖肉时我就认识六哥了,尽管他大我20岁,但我俩真的特投缘。这些年,六哥待我一直不薄。当初摊子散了之后,我也一直不断地给六哥供货。本来打算把六哥引
  荐给晋中那位老朋友的,不过六哥不同意。其实我也明白,毕竟这是他自家的祖传手艺,肯定不愿意传授给外人。可六哥却跟我说,兄弟,要教哥也只教你。”高伟说这话时,一脸严肃神情。
  后来,高伟花了两个月的时间在六哥那儿学手艺。学成后,他与妻子再次做起了自己的营生,在徐沟镇的马路边卖烧烤。一整个夏夜,夫妻二人的忙碌身影穿梭在熙攘的十字街头。看到烧烤带来的丰厚收入,加上高伟愈加成熟老练的烧烤技术和手法,高伟和妻子开始思谋着在清徐县城内做个自己的“大摊子”。
  历时一年,几经波折,二人的“大摊子”全羊馆终于在2012年3月份正式试营业。几乎一夜之间,“全羊馆”风靡梗阳城,成为县城餐饮行业内名副其实的“名”店。每逢旺季、节庆,店内人流如潮,高峰期几乎不分时间段,上下二楼桌桌爆满。
  在刚开始营业时,他们没有雇用服务员,从最细小的杂活儿到整个店的运作都是夫妻二人亲力亲为。尤其在肉质的挑选上,高伟最为用心、下功夫。他凭着自己这些年养猪、卖肉、做屠夫的经验,精挑细选所用肉类、蔬菜,常常亲自到屠宰加工厂选定羔羊。“对于餐饮服务行业,味道和卫生是极其重要的一环。咱们的烧烤大多是肉制和海鲜,质量必须有保证,绝对不能用劣质肉去糊弄顾客,不是都说金杯银杯不如自家口碑嘛。”高伟如是说。一旁的妻子则频频点头,示意赞同。时不时有客人进来离开,她都会站起身走到门口微笑着说声“你好,慢走”。
  不过两年时间,“全羊馆”这一招牌无非是响当当的。成功从来不是一蹴而就的坦途,只是说起其中的辛酸与困难,高伟总是摆摆手说道,“哪有挣钱不辛苦的。”坐在一旁的妻子扭头看着高伟,咧嘴一笑,嘟哝道,“累啊,累煞人了,自开店以来都没睡过囫囵觉。我现在唯一的心愿就是五年后能不用这么累,坐在家数钱就行。”话音一落,店内响起一片轻松的笑声。高伟转过脸来,忽然抬起手摸了摸妻子的头,在两人目光相触的瞬间,如花一般的粲然笑容在他们脸上绽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