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清徐县城不足五公里,地处平川的牛家寨村,村民以务农为主。据《清徐县志》记载:“明代中叶,从申家山迁来一户牛姓人家。在此开荒种地,渐成村庄,以姓取名为牛家寨村。”牛姓人家勤劳朴实,人丁兴旺,早在大清同治年间,牛家就有人“闯关东”到东北谋生,生意逐渐兴旺。光绪年间,牛家在东北经商者甚多,遍布奉天(沈阳)、本溪、抚顺、辽阳、开源等地,牛家成为在东北极有影响的一支晋商团队。
2012年,72岁的牛国栋从沈阳回清徐牛家寨祝贺他三妈90大寿,2013年,清徐牛家也派出代表去沈阳看了牛国栋,去深圳看了他的儿子东辉和女儿雪莲,这是后话。
游子回乡寻祖根
2011年的盛夏,火红的骄阳照得大地滚热流油。清徐县牛家寨村发生了一件令村民们意想不到的事情。6月17日的上午,一辆浅绿色的出租车驶进牛家寨村缓缓停住,从车内下来一位风度翩翩气宇轩昂的中年男子。他身背挎包,手里拎着不少礼品,逢人就打听:“大爷,您知道牛广祺家在哪儿吗?”老大爷不知是耳背了还是没有听清楚,用手一指前面说:“不知道,你往前走,到十字路口那儿人多再问问吧!”那位男子顺着大爷指的方向走到十字路口,果然有许多人,有几家商店,街头除不少做买卖的人外还有不少闲坐乘凉的老人。中年人又问了几个大爷大娘,众人都说不认识牛广祺这个人。他想了想问:“这村里可有家姓牛的生了一个儿子八个女儿的吗?”老人们想了想都哈哈大笑了说:“有啊!你早说啊,你说是爱国家啊,全村就他家生了八个女儿,可他父亲不叫牛广祺,是叫牛广祐,总是你记错了吧。”年轻人一听高兴地说:“可能是我记错了,他家住哪儿啊?”老人们说:“好找,在前面往西一拐,可巧了,今天他家老太太大寿,可热闹了。”正好附近就有牛家的人买东西,就把年轻人领上到他们家。
这天是牛爱国为他母亲过89岁生日,大院里人来人往热闹非凡,大人们忙着准备午宴,孩子们在大门内外追逐戏耍,房子是去年新盖的,宽敞气魄。当中年人走进院里时把所有的人都愣住了,他们谁也不认识这位突如其来的人啊!牛爱国急忙迎上去问:“你是从哪里来的,找谁啊?”中年人说:“我是东北沈阳的,我叫牛东辉,我爷爷是牛广福,我父亲是牛国栋,是他让我来找我三爷爷家的。”牛爱国忙说:“原来东北沈阳我大爷家的来了,快进屋,正巧今天给我妈过生日,你来得正巧啊!”院子里人们听说来了东北的亲戚,一下子又热闹起来了,附近的邻居们也赶过来看热闹。
韩素琴老人20岁随丈夫牛广祐闯关东,30岁又随夫返乡回村孝敬公婆,她生了一子八女,如今已89岁高龄了,仍然耳不聋,眼不花,记忆清晰。今日子孙男女为她祝寿,欢声笑语,五世同堂。又听儿子牛国勋说东北的侄孙回老家探亲,真是喜出望外,心情激动,热泪盈眶。东辉做梦似的见到三奶奶和全家大小亲人,激动万分,连忙给三奶奶叩首参拜行礼祝寿,送上贺礼。三奶奶让东辉坐在自己身边,她拉住东辉的手问长问短说:“你父亲是冬天快过年生的,小名叫关年儿,你外婆是吴村的叫罗鱼儿……”“你爹从关东回来过一次,那年他刚刚退伍,还穿着军装呢……”
牛氏三兄弟闯东关
牛家寨村西大街大部分村民姓牛,也称牛家街,是牛家寨村的老住户。早在明末清初时就有牛家人闯关东的故事。他们把山西人勤劳吃苦、诚信敬业的晋商精神和山西酿造技术传到东北,多处留下他们艰苦创业的足迹。有的生意兴旺发达了荣归故里,有的把自己的一生都留在异地他乡。
光绪末年,年近50岁的牛夺书为了生计抛下妻子和三男一女闯东关,在东北同族兄弟的帮助下,在奉天城太原街上做起生意,第二年开了一家杂货店,几年后生意兴隆,越来越好了。不久,他的大儿子牛广福也到了东北。牛广福在清源醋坊当过短工,掌握了一套酿造陈醋的手艺,到东北在父辈们的帮助下在太原街上又开了一家醋坊,挂起了“山西陈醋”的招牌。几年后,二弟牛广祺、三弟牛广祐陆续到了东北闯荡,生意还算不错。又过了几年,牛夺书50多岁时,返乡清徐牛家寨,一边种地一边照料家务。
牛家三兄弟在东北的生意也曾兴旺一时,不料乐极生悲,牛广福因曾经掩护过一位共产党的亲戚而被汉奸告密,日本鬼子砸了牛家的商铺,牛家老二广祺脾气暴躁和汉奸争论,遭到一顿毒打。当天夜里,牛老二痛打了汉奸,连夜逃出奉天城。
牛家生意从此背落,老大广福气愤不过,有思念二弟广祺,心中忧闷,每天借酒消愁,更不幸的是染上烟瘾,生意日渐衰败。好在牛老三广祐为人和善,识文断字,又打的一手好算盘,在一家晋商字号里当了记账先生,勉强维持生活。此时牛广福已有二男二女,牛广祐已有四个女儿。两家人共计12口人,全凭牛广祐一人照顾两家,生活日益艰难,老大广福的次子从长得聪明懂事,父亲给他取小名“关年”纪念他是在关东所生。牛广祐见这个侄儿很有出息,为他取大名“国栋”,供他上学读书,企盼他将来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材。牛广福1961年于沈阳去世,终年62岁。
老二牛广祺当年痛打汉奸,逃出沈阳城后,本想参加我抗日义勇军,杀敌报国,不幸途中遇上土匪,被捊上山寨当了“胡子”。解放初期在本溪一家煤矿当了挖煤工。后来他多次到沈阳寻找大哥和三弟都杳无音讯。1975年他从煤矿退休后,自己身弱多病,当年在土匪窝时也吸上烟毒,无人照料,思念家乡亲人。于1978年回到清徐家乡,他终生未娶,孤身一人,多亏三弟广祐一家照顾,于1983年去世。终年68岁。
牛老三敬老行孝
解放初期,东北牛家的生意败落,大哥牛广福体弱多病,毒瘾缠身,两家人全靠老三牛广祐养家糊口,艰难渡日。这时从老家牛家寨传来消息,说家乡两位老人年老多病,无人照顾,需要在东北三兄弟中有一人回家侍奉父母。老大和老三再三商议,必须有一人离开东北回家给老父母敬孝,养老送终,决定由老三广祐回家。
1954年冬,牛广祐离开东北沈阳,雇用了一辆马车和妻以及四个女儿一起踏上回老家的归途。最小的姑娘才四岁。老三一人家回到阔别多年的老家回忆起当年闯关东的经历真是感慨万分。老家两位老人终于盼到儿子一家回家,在牛老三勤劳艰苦的奋斗下,勉强维持着全家的生计。一直把父母养老送终,他孝心可嘉,受到全村人的赞扬。
牛广祐在村中多年担任生产队的会计工作,他热心助人经常为村民们抄写文书,计算账目,那家有红白喜事丧事,都请他帮助,在村中有极好的人缘和德望。在四清运动中,他账目清楚,两袖清风,是第一个过关“四清村干部”。
牛广祐家人丁兴旺除在东北夭折一女外,现在还有一子八女,长女晓英、次女美英、三女丽英、四女换英、五女玉英、六女俊英、七女秀英、八女凤英,一子国勋,小名爱国。牛广祐于1995年去世,享年79岁。
晋商后人闯深圳
牛家老大广福次子牛国栋,不负长辈们的后望,终于读完中学,并参加了中国人民解放军,报效祖国,成为国家之栋梁。在部队刻苦训练,努力工作。他喜绘画,担任部队宣传干事。转业后在沈阳附近的一家国营煤矿担任工会宣传干部,现已退休。
牛国栋的儿子东辉是个有理想,有志向敢于创新的青年。他从学校毕业后,在全国改革开放的大好形势下再也不甘心因循守旧,满足现状的生活。他看准时机于1988年只身到全国改革开放的最前沿阵地——深圳特区去闯天下,在深圳晋商的帮助下,做起了小本生意。是党的改革开放的特区政策给予他大胆创业的好机遇,使他的生意越做越好,成立一家物流公司。他在深圳娶妻生子。他不仅事业有成,而且还爱好摄影艺术,因他的艺术作品参加平遥国际摄影艺术大赛获奖,才萌发去平遥领奖,去从未回过的清徐老家去探亲拜祖寻根。
东辉有个妹妹名叫雪莲,不仅长得水灵漂亮,而且聪明爽快,工作出色,办事果断。在她大哥东辉的鼓励下,20岁出头的她毅然离开父母,也到深圳创业和东辉一起并肩作战。起初还需要她大哥东辉的帮助,后来雪莲自己也开办了一家以印刷为主的小公司,真是巾帼不让须眉。她的丈夫王小鹏是专门研究核物理的研究生,他在北京的许多同学大都在北京科研部门工作,他却打破铁饭碗,放弃优厚待遇,到深圳闯天下,在经济领域大展才华。雪莲和小鹏结合使他二人优势互补,珠联璧合,相得益彰,携手共勉,在改革开放的大潮中,勇立潮头唱大风,在改革前沿共创辉煌。目前和丈夫成立了一家规模可观的“光宇通讯设备有限公司”,分别担任董事长和总经理,向着高科技的尖端电子企业发展。
东辉和雪莲兄妹远离家乡,在商海中拼搏,大显身手,他们是晋商的优秀代表,他们无愧于清徐牛家的后代。这真是:
改革号角荡春风,
牛氏闯东又南征。
万里神州新气象,
晋商自有后来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