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6:文史*天地总第2581期 >2013-11-10编印

每周一字
刊发日期:2013-11-10 阅读次数: 作者:  语音阅读:语音阅读
  边【边邊】(biān)
  “边”,繁体为“邊”,会意字,从辵,从自,从穴,从方。
  小篆“辵”为脚的象形,是巡行、行走;“自”为鼻子,引申为高出地面隆起的地方,即山、山坡、山崖等;“穴”为洞孔、土窟窿、地洞;“方”为方向、地方。《说文·辵部》:“邊,行垂崖也。”本义为走近山崖的边缘。“邊”又从辵,从自,从宀,从八方。“自”引申指自己、自我;“宀”为范围,为家;东、西、南、北、东南、西南、东北、西北称为“八方”,寓意自己所及的范围,以自我为中心,其它的都为“边”。“边”为区域的边缘,如边境、边疆、边界。
  简化字“边”从辵,从力:“力”为力量、力气。“力”“走”了,“走”“力”了,都表示力气使不到点儿上,滑到了边缘。
  “边”由其本义引申指旁边、侧边。如“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广雅·解诂四》:“边,方也。”“边厢”指旁边;“边邦”指邻邦。“边”又泛指物体的周围。李白《荆州歌》:“白帝城边足风波,瞿塘五月谁敢过。”此处的“城边”指城的周边地区。“边”亦指装饰衣物的花边。如“镶边”指用花边、滚条、边、带或装饰品给衣物加边。
  “边”做动词有靠近、连续之意。《广韵·先韵》:“边,近也。”“边鄙”指靠近边界的地方;“边海”指靠海、临海、海边。《汉书·淮南衡山济北王传》:“庐江王以边越,数使使相交。”庐江王所管辖的区域与越临近、相接,庐江王数次派出使者欲与之相交。
  每一个国家、每一座城市或每一个固定的地理范围都有它的边界,故“边”亦指国家之间或地区之间的界线。“边卡”指边界上设置的哨所或关卡;“边疆”指靠近国界的疆土、边远地方。杜甫《兵车行》:“去时里正与裹头,归来头白还戍边。边庭流血成海水,武皇开边意未已。”开边拓土伴随着将士们的血流成河,白骨成堆,古来如此。
  如今,“边疆”首先属于地理概念。中国的边疆包括陆疆和海疆。陆疆是指沿国界内侧有一定宽度的地区,并且必须具备下述条件:要有与邻国相接的国界线;要具有自然、历史、文化诸多方面的自身特点。同时,边疆又是一个历史概念,它是随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和发展而逐渐形成和固定下来的。至于海疆情况比陆疆要复杂得多,按当今公认的国际法,海疆是指领海基线以外的国家管辖海域,包括领海、毗连区、专属经济区和大陆架等国家的管辖海域和岛礁。边疆和边界地区处于国土的边缘,边界的失守,就意味着国土丧失、主权被辱。所以国家之边界必须要严防死守,方能保境安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