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徐外甥明武宗朱厚照(1491—1521,“秃姑姑”张皇后之子)死后四十年左右,清源崔家山的一个崔姓山里娃跻身皇宫,为乡人留下了一段故事。
嘉靖末年,崔娃赴京城寻找经商的父亲,正逢皇家为公主海选驸马。看热闹的崔娃得知,参选者将受朝廷宴请,饥肠辘辘的他首先想到了吃,人们看到崔娃身材挺拔、眉清目秀,也极力撺掇。“先咥它一顿再说。”崔娃下决心报名参选。接下来发生的,不是获得一顿饱餐了事,而是经过层层选拔,被当朝天子钦点为驸马爷。
消息传来,崔家山崔家一族无不笑逐颜开。然而,好景不长,一则讯息如晴天霹雳把崔家吓得魂飞魄散,崔娃崔驸马踢瞎了公主眼睛,犯下了灭门之罪。崔驸马与皇帝的女儿为何反目?许是山野人受不了公主的矜持娇骄,许是少夫少妻开玩笑过了火?其原因只能任人们去猜想了。总之,小俩口厮打在一起了,乘龙快婿把金枝玉叶的眼睛踢坏了。一日夫妻百日恩,公主不忍丈夫受惩罚。告崔说,如父皇问起是在床上还是床下踢伤,就说是在床上。因有“上床是夫妻,下床是君臣”之说,公主知床下行为的严重后果。崔则以山里人的耿直和诚实,宁死不作假,遂从实供来,被判满门抄斩。公主立即密派快马急赴崔家山送信。崔氏家族闻讯顿作鸟兽散,亡命四方。至今天,崔家山村无一户姓崔。
崔驸马的故事在清徐广为流传,却无人说得上崔之名讳,直到2013年10月,武树威才说起崔家山有崔驸马墓及碑,并带领王保玉、郭会生、代文萍实地察看。当月16日,笔者与郭会生、武宝生、白建生等上山,始见到比较完整的碑文。墓地位于东于山中梁“楼拐角”前,其形势特别。伸出的山梁,被两侧的流水切割成v字形,村民称其地名为长短畛。现属六段地村。长短畛东是水地河,西有坟儿湾,两水两沟汇合为火焰坪沟,即方山河。坟茔早已毁坏,只存储在老人们的回忆里。墓穴石料被用作了梯田田埂,唯一一通墓碑也被文革砸成11块。一旁还弃留半截无法辩认的残碑。我等把碑块拼凑在一起,会生进行了拓印。
碑名:“明故始祖子良讳能崔公墓铭”,立于大清嘉庆十九年(1814年),八世孙监生子寿撰文并书。其碑记内容则于题名不甚相符,主要记载的是崔氏后人回乡认祖事宜。其依据可能是那通丢弃的残碑。记曰:“独于残碣□载仅存驸马崔公讳能殁于隆庆元年(1567年),只知始祖为有明驸马,然其余皆剥蚀无遗矣。”残碣剥蚀无遗,口传呢?碑记没有记述崔能的生平事迹,却有几句耐人寻味的话:“乃至于今而村中并无我族姓□□也,盖家道之盛衰不常,时势之变更亦异故……列祖皆迁徙于他乡。”
有人会问,一个山里娃凭借什么成为堂堂驸马爷?翻翻明史,就会明白崔能崔子良是怎样攀龙附凤的。朱明王朝的皇家有一条让今人难以理解的规矩,即驸马及驸马亲人不能出仕为官,已经做着官的也得退职回家。还有,受程朱理学,“存天理,灭人欲”的影响,驸马想见公主必须经批准,夫妻难得一见。主旨为了不让王公贵族及大小臣工,借皇家姻亲的身份为非作歹,危害政权。但这样一来,世家大族、书香门第都视与皇家结亲为畏途。明驸马虽虚职无权,却也是蟒袍玉带、享一品官职的俸禄。《明世宗实录》中便记载着这样一句话:“至弘治十三年三法司遂以入问刑条例中,沿袭至今,遂为定例。以故诗礼世家、衣冠世胄,俱不愿与王家结亲,惟闾井白丁扳援宗戚,转相诱引。”
于是,平头百姓的崔娃们便有了一步登天的机会。
或许有人质疑,崔能被斩怎么会在崔家山留有后代?笔者认为,崔氏家族之后不是崔能直系。崔能被杀247年之后,逃亡四方的崔氏后代回乡寻宗,明驸马崔能是他们找到的族中最早的祖宗,于是乎称其为始祖。
崔驸马有碑证有口传,但笔者未查到正史。确否?姑志之,以为后世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