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志杰
10月21—27日是我县的“全民终身学习周”,县图书馆也将本周确定为“馆外读者服务周”。阅读是获取信息的重要途径,也是品味语言文字内涵的重要方法。不仅有利于提高分辨是非的能力,更有利于意志品质的形成。
然而,有着全世界最悠久阅读传统的我国现在却被国民的低阅读现状所困扰。近日,由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组织实施的第九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显示,在2011年,中国人人均年读书4.3本,比起韩国的11本、法国的20本、日本的40本、犹太人的64本相差甚远。这无疑给有着全世界最悠久阅读传统的中国以致命一击。
中国人为何不爱读书,这是一个众说纷纭的问题。大部分不读书的网友们的理由几乎就是:书我是想读的,但是我很忙,没有时间。回顾过去,我们国家一直在实行应试教育,让孩子们没有时间和精力去读课外书。同时,应试教育剥夺了孩子们的阅读兴趣和权利,从小就没有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孩子们也缺乏家长和社会的正确引导。今天,整个社会风气浮躁不堪,对于很多人来说,阅读自然不再是他们获得信息的惟一方式,他们失去了读书的内在需求。加之平板电脑和智能手机等电子产品的普及,使娱乐占据了人们大部分的闲暇时间,成为一种生活习惯。而静静地悠闲地享受读书成为老土,成为另类。此外,现在的中国,好书越来越少,思想品位低下,内容不够吸引读者,社会整体缺乏良好的读书环境。
所谓“读书改变人生,知识改变命运”。读书不仅仅影响到个人,还影响到整个民族,整个社会。我坚信:阅读始终是知识的源泉。因此,让我们静下心来,多读几本好书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