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4:东湖*副刊总第2573期 >2013-10-23编印

那年的记忆——伤痕
刊发日期:2013-10-23 阅读次数: 作者:姚润生  语音阅读:语音阅读
  
  近日闲暇,无意中看见了左手食指上那道淡淡的伤痕,细细想来我身上还有好几处伤痕。每一处伤痕就是一段历史;每一处伤痕就唤
  醒我一段记忆;伤痕的相同之处,都让我肌肤流了血、都让我在感觉上产生了痛楚;留在我肌肤上的伤痕的不同之处,是时代不同、环境不同、留下的记忆也不同,每当我看到伤痕时,总会引起我酸甜苦涩的回忆。
  说起我右额发际处的伤痕,那要追溯到1947年秋,当时伪政权的“成子乡公所”,设在与我家一街之隔的“梦房院”内,伪乡公所不但在房顶上作了加固,加修了工事,四周布置了“拉雷”,还在大街的南北两个出口修建了名曰“复兴”、“胜利”的两座“城门”,并在两个“城门口”设立了岗哨,对来往行人进行盘查,由于我家和伪乡公所是近邻也算在“城内”,伪乡公所的特派员就住进了我家的院子,伪特派员开恩给我们颁发了通行证,尽管我们持有通行证,但是,时不时也要遭到站岗匪兵的盘查。到了冬天,伪乡公所感觉形势吃紧,害怕“城内”的老百姓造反,就把我们赶到了“城外”。无奈我家只能搬到了东巷子里一处年久失修的破屋内,正值数九寒冬,不能和泥修房、修炕,只好火炕扒拉平整,用玉米秸堵住房顶的窟窿,勉强度日。忽然一夜寒风骤起,吹跑了秸杆,带动一块砖头,从窟窿中落下,砸到炕几上,又弹起砸到我的前额。于是我的前额留下了伤痕,心里留下了阎锡山统治时期痛苦的记忆。
  1948年3月,临汾战役打响了,伪政权的人纷纷逃跑了,学校也无法上课了,教师、学生只能各回各家,我家暂住院子的对门,有位好心的大叔,他念我家贫困,便和我商量帮他家“间谷子”去,不给工钱,每天管午晚两顿饭。这可把我高兴坏了,二话没说就答应了。说实在的,由于阎锡山继续推行“兵农合一”的苛政,加上横政暴敛,致使土地荒芜,民不聊生。父亲在外打短工,母亲偶尔能找到帮人家做些针线的活或去地里挖野菜,家里经常是上顿不接下顿,艰难度日。遇到这样的好事我能不高兴吗?再说,他家的谷地也不远,就在村边,我一个人干活并不感到害怕。第二天起,在满是土坷垃的地里,我蹲一会、爬一会,一连苦干了六七天,总算把这块地的谷苗间好了。这位大叔见我干活勤快,他又要让我帮他割小麦。可是,割小麦比间谷子累多了,尤其是麦芒扎在满是汗水的身上,又疼又痒,难受极了。第二天,我就想打“退堂鼓”了,可一想,不吃苦,连大麦糁糁稀饭、麦麸子炒面也吃不上。就在胡思乱想中,镰刀碰在一块土坷垃上,跳起来就在我左手食指上,重重地割了一刀。从此,左手食指留下了一个伤痕,心里也留下了第一次自食其力的记忆。
  在我右大腿的内侧,有一个不显眼的伤痕。在我的记忆中,却总是难以忘怀。1954年春天,在初二下学期时,不知怎么搞的,在右大腿内侧起了一个疖子。当初,并不在意。疖子渐渐长大后,在同学们的建议下,我用力挤了一阵,挤出了不少血水。可就是这一挤,挤出了麻烦,疼得我一夜没有睡好觉,第二天早上一看,腿肿得好粗,疼得难以行走。是好心的同学们把我从宿舍送到了校医室,经过清洗、上药包扎后,同学们又扶我到了教室。由于行动不便,同桌的给我打来了开水,让我服药。每天上下学时总有一群同学或扶着我或背着我,往返于二三里远的宿舍教室之间,打饭、打开水的事,也由我的女同桌独揽了。校医还特意告诉食堂买菠菜给我吃,说是菠菜能下火。在老师同学们的关心下,化脓至肌肉深处的疖子,痊愈了,留下了至今仍能看得清的浅色伤痕。每次看见它,就会在我记忆里涌现出为我治疗的校医、扶我、背我行走的同学、为我打饭送水的她。
  多年以后在外飘泊的游子,回到了生我养我的地方。刚转业时,作为东湖体育场的近邻,早上起来,先去体育场沿着用砖镶嵌的跑道跑几圈,然后投入到打羽毛球的行列。由于初学,基本是捡球的时间比打球的时间多,常被人善意的嘲笑。但我两耳不闻嘲笑声,一心坚持练球技,功夫不负有心人,我打球的技艺大有长进,时不时还能打出一些花样球,常引来人们围观。一次,我打的兴起,跃起扣球,落地时右脚不慎踩在了跑道砖的边缘,只听“叭”的一声,我重重地倒在了地上。众人围了上来,将我扶起,我一拐一瘸地离开了体育场。当时也没在意,到单位不久,右小腿就肿起来了。单位领导派车将我送到医院,司机同志跑前跑后帮我办有关手续,“X光”片子显示右小腿腓骨骨折。司机将右小腿打了石膏的我,送回了家。这处至今只能在“X光”下才能见到的伤痕,给我留下的是甜蜜亲情,温暖友情的美好记忆。
  伤痕是留给肌肤的印记,岁月沉淀留下的是记忆。我身上的每处伤痕的背后,都有一段令人难以忘怀的往事,更有一些难以忘怀的好人。如东巷子里的房东虎奎哥;给我喝大麦糁糁饭、吃麸皮炒面的学昇伯;太原二中的校医、老师、同学;送我去医院的司机马师傅;我的其他亲朋好友们,是他们在我困难之时,伸出了援手,给了我帮助,给了我温暖,给了我力量,我深深地感谢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