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7:校园*生活总第2566期 >2013-09-29编印

读《红楼梦》有感
刊发日期:2013-09-29 阅读次数: 作者:  语音阅读:语音阅读
  子弟二校六(2)班王欣宇
  假日里,无意中比平日多了几分慵散,但散不去的,永远是那悠悠的一缕书香情。《红楼梦》便成了我精神的寄托。
  这本书以林黛玉与贾宝玉的爱情故事为主线,向人们展示了一个大家族从兴盛到衰败的过程。它讲述了青埂峰上的一块石头经仙人施法,化作了贾家的一位公子,名叫宝玉,在荣华富贵的生活中,他渐渐地看破了世俗红尘,先是有情人不能成为眷属的悲痛,再是家庭衰败的打击,宝玉最终离家出走,出家修行了。
  读了这本书,书中一个个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让我不能忘怀。贾宝玉的痴傻与真诚、林黛玉的爱妒与娇痴、薛宝钗的沉着与世故、王熙凤的泼辣与干练,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从“白玉为堂金作马”的富贵,到“呼喇喇如大厦倾”的衰败,一切都是那么突然,又似乎是在情理之中。讲究排场与气派早已让表面风光奢华的荣国府成了一个空空的架子。这不正是当时即将由盛转衰的清王朝的写照吗?在叹惜当时社会的风云万变的同时,我们也同样为宝黛二人的爱情所深深的惋惜,封建礼教的陈规旧俗使他们对爱情的一切憧憬付之东流。一场“一个是阆苑仙葩,一个是美玉无暇”的爱情就这样化作了一场悲剧。
  这本书就像是十八世纪中国封建社会的一面镜子,大观园则是这个封建王国的缩影。主人公贾宝玉对于仕途禄蠹的厌恶与对爱情人性的尊重,都表现出了反对封建、追求自由的思想。在森严的封建思想压制下,这种朦胧的思想如巨石下的幼芽,破土而出。
  “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有人说,《红楼梦》不仅仅是一部小说,更像是作者曹雪芹的自传。是啊,当年鼎盛无比的曹家也不同样吗?“真事隐去,假语存焉”的辛酸谁又可知呢?指导教师:郝利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