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志杰
今年以来,县政务服务中心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转型跨越发展主题,坚持“公开、便民、高效、廉洁”的服务宗旨,全力推进政务服务“两集中两到位”和审批流程再造,对县级审批服务事项进行了再次清理,进一步精简审批环节,投入大量精力完成新中心建设,着力提升了服务质量和服务水平,为我县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政务服务环境。1-8月份,县政务服务中心办结各类审批和公共服务事项12000余件,其中即办事项
5100件,占43%,承诺期内办结率100%。中心结合实际,着力于摸清底数、做实基础、理出思路,开展了优化布局、调整窗口、充实人员、重新授权、完善制度等重点工作,努力使“两集中两到位”工作扎实推进。
优化窗口布局拓展政务服务平台
政务服务中心四层共计5000平方米,共设窗口工作席位94个(一层46个,二层48个),共进驻单位36个,进驻人员136名,设立综合服务窗口,将办事频率低、审批事项少的11个单位的行政审批事项和公共服务事项由中心设综合窗口代理。中心共设五个服务平台:一层为社会服务平台,设置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公安、卫生、交通运输等涉及民生和公用事业的4个单位,工作人员60名,其中窗口人员46名,审批科室人员14名。二层为企业注册和固定资产投资平台,进驻单位21个,工作人员76人,其中窗口人员41名,科室内人员35人。三层为公共资源交易平台,准备将工程建设招投标、土地使用权交易、产权交易、政府采购中心纳入交易平台统一管理。目前政府采购已经进驻,各项筹备工作正在进行。四层为智慧清徐平台(含社会化服务管理中心)和效能监察平台,智慧清徐平台拟以社会化服务管理指导中心建设的网格化社会服务管理模式为切入点,通过移动通讯、呼叫中心、地理编码、数字视频等先进技术的集成应用,建立社区管理与服务调度平台,实现对社区居民的主动管理、主动服务;效能监察平台对窗口工作人员在行政审批、服务态度、工作效率、工作作风、工作质量等方面行为的投诉进行监察督办,并充分运用电子监察系统,对审批事项的流程进行全程监控和追责问效。
为更好地服务于企业和群众,中心配备有电子效能监察和审批服务系统、视频监控系统、LED全彩显示屏、触摸屏等一流的办公设备,还辅以咨询服务、商务中心、效能监察投诉中心,五大平台功能的明确定位为进一步打造良好的政务服务环境和对外窗口形象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清理审批事项做实行政审批基础性工作
一是大力开展行政审批事项清理,在市政务办牵头组织下,在县监察局、县法制办等部门的支持协调下,本着该取消的取消,该整合的整合原则,对县级行政审批和公共服务项目逐一清理,并以县政府文件下发,进一步明确了所有进厅办理事项(行政审批事项133项、公共服务事项60项、人社五险、卫生农村合作医疗等便民服务事项71项),其中审批事项从原来的275个减少到133个事项,共压缩51.6%。二是摸清了“底数”,36个单位中成立行政审批科的单位有35个(质监局未成立),35个单位刻制了行政审批专用章(编办办理事业单位登记时无须盖章)。三是通过重新书面授权,使36个单位进一步确认了进厅首席代表和审批事项,按照新的133项行政审批事项,对各窗口单位进厅事项进行了初步梳理,在中心可办理的审批事项为115项,占县级保留审批事项的84%,另外还可办理的公共服务事项100余项,可以说,明显感觉到单位主要领导对“两集中两到位”工作的重视。
狠抓内部管理打造政务服务新形象
为进一步抓好中心的建设和管理,中心立足于制度管人管事,以制度约束人、激励人,制定和修改完善了《清徐县政务服务中心窗口首席代表工作制度(试行)》等十项制度,做到奖惩有度、有章可循。同时联合驻中心县纪委监察局效能室对各窗口进行监督检查,加强对大厅窗口工作人员的日常管理,建立了中心管理人员值班制度,采取领导带班、工作人员值班的形式,定时巡查大厅,及时纠正窗口工作人员的不规范行为,解决大厅运行中的突发事件,维护政务服务大厅的正常秩序。通过采取以上措施,确保了政务中心整体搬迁后的规范、有序运行,基本达到了搬迁后开好头、起好步的要求,打造了政务服务新环境、新形象。
实行流程再造提升服务效能建设
中心按照“人员到岗、首席授权、定责定岗、细化流程”的要求,对133项县本级保留事项逐项进行流程再造,进一步使窗口单位真正明白工作目标和办理事项的时限要求。中心安排专人严格落实“一口进出、限时办结”的规定,努力将“集中到位”、“限时办结”作为提高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的真正抓手,真正体现政务服务中心的生命力和活力。
强化实时监控全程跟踪管理审批事项
采用行政审批软件,固化行政审批流程,实现网上审批;采用行政审批电子监察软件,对每个事项环节进行实时监察,一旦有违反程序和超时限等审批行为发生,系统马上报警,自动提醒及时按规办理。电子审批与监察体系对流程运行全程管控是对“两集中两到位”进行监督、追责问效的有力载体,中心现在正更改完善项目数据库,争取早日实现两个软件的对接运行,将所有行政审批事项实现电子流程固化、建立审批全程可视、可控、可问、可考的绩效管理电子审批与监察体系为优化政务环境,加快我县转型跨越做出积极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