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李晓雪
“《弟子规》告诉大家:第一对父母孝,第二对兄弟让,第三对自己狠,第四对老师尊,第五对同学爱,第六要建一个朋友的圈子,另外就是要有一技之长。”“未来太原会有很多家长会把学生送到清徐职业教育中心,为什么呢?因为这里是培养人才的地方!有两个东西吸引人,培养道德和学习技能。”这是9月4日上午,山西青年报社副社长郑宝兰在县职业教育中心学习践行《弟子规》报告会讲座上说的话。
金秋九月,充满着丰收的喜悦。2013年,县职业教育中心迎来了600多张朝气蓬勃的新面孔,今年学校在校学生达到了空前的1700人,又创历史新高。
新学期,县职教中心安排了五大讲座——《弟子规》讲座、法律讲座、礼仪讲座、安全讲座、心理讲座,作为“开学五课”。9月4日的《弟子规》讲座作为五课之首,在全校师生中引起强烈反响的同时,也让我们看到了国粹经典《弟子规》赋予了县职业教育中心前所未有的特质——将文化落地为文明。
认识《弟子规》育人育才“人”为先
2011年9月5日,同样是秋季开学之初,郑宝兰老师第一次来到职教中心,一次精彩的《弟子规》演讲,吸引了全校师生,讲座中,职中师生聚精会神地听着,有的青春叛逆、对什么都不屑一顾的同学都流下了眼泪。
在有些人眼里,职业教育中心是一种“另类教育”,相对于普通高中,学习书本知识和学习习惯等环节相对薄弱,青春期的叛逆、情感的波动在这些孩子身上表现得尤为明显。这决定职业教育不单是一张桌子、一把椅子的安顿;不仅仅是知识、技能的传播;更多的是对孩子未来成长、对社会的一种责任。
担任县职业教育中心校长之初,闫渊林一直在考虑:职业教育中心学生难管理,成绩难提高,要做好工作,究竟是该一门心思提高升学率,还是追求学生的全面发展,通过素质教育提升学生成绩?
在《弟子规》走进校园之初,他豁然开朗,成绩的差别只是表象,其根源在于学生的行为习惯。对于行为习惯不好的学生,单纯提高学习成绩显然是不够的。“学校的责任是什么?是要办人民满意的教育,要有对学生负责的责任意识。要打动学生的内心,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变被动为主动。”闫渊林说这才是教育,更是作为一个校长的责任。
“学校是培养人才的地方,人才包括做人和成才,这两方面像皮肤与毛发的关系,皮之不存,毛将焉附!”郑宝兰老师在讲座中提到。这也与学校以《弟子规》培养学生的宗旨相符合。育人育才“人”为先,用一句时下流行的话说,有才无德是危险品。
践行《弟子规》巨大变化小处见
“我近两年一共做过430场宣讲,对很多单位或是学校来讲,可能学习《弟子规》只是搞了一场活动、做了一次培训,拍了几张照片、留了一段视频,但对清徐职业教育中心不是这样,它的效果是扔了一颗树籽却长了一片森林啊!”从郑宝兰老师学习践行《弟子规》报告的讲座开场白里,《弟子规》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渐渐明晰起来。“同学们,家里父母是农民的请举手?”郑宝兰老师提问。“唰唰——”很多学生举起手来,有的同学把手举得超过了头顶。“非常好!我们的同学并没有因为父母是农民而感到难堪。”看到同学们的表现郑宝兰老师非常高兴,讲起了自己父母也是农民的情况,她进一步告诉同学们:“人不可以选择的就是出生,你必须接受。《弟子规》首先讲孝,校本教材里讲孝是不嫌弃他们!什么叫不嫌弃呢?就是对爸妈第一要接受,第二要尊重!更重要的是对父母有一种体谅!”
有的同学在台下小声问:“体谅的具体表现是什么?”
郑老师没有直接回答,反问道:“有同学认为自己是心甘情愿地来到这所学校的,请举手?”
台下只有很少的几名学生偷偷地举了起来。
看到大部分同学都没有举手,郑宝兰老师说,“你为什么来到这里?为什么没有去上普通高中?清徐中学?五中?你来这里的主要原因不是父母送你来的,是你自己考的,不是谁强迫你的!是你自己的选择!这是因果!”
原来体谅是不去埋怨谁,先从自身找原因,设身处地为人着想,进而努力做到最好!刚刚提问的那位同学羞得红了脸……“同学们,对自己要狠,要严格要求。表现在一言一行,一举一动。细心地同学也会看到,今天操场上同学们的坐姿,后排穿校服的同学较前排的同学有明显的差异,为什么?因为后排的同学已经是高二的同学了,他们每天在背《弟子规》,学《弟子规》。“孩子们知道,朝起早——?”“夜眠迟”“老易至——?”“惜此时。”“勿践阈——?”“勿跛倚。”
台下的学生聚精会神地听着,和郑宝兰老师互动着,天空飘起了毛毛细雨,但没有任何一位老师和学生主动站起来离开……
和风化雨,润物无声。认识《弟子规》、学习《弟子规》、践行《弟子规》,今天的一点点改变将会成就明天一个不一样的自己。将文化落地为文明,县职业教育中心在做,也将做得更好。
学习《弟子规》德育教育日常化
《弟子规》的学习更重要的是应用到日常行为当中,践行才是学习的目的。于是,学校开展了一系列的实践活动。
在校园、班级以及学生打饭的窗口,建设以《弟子规》为主要内容的文化墙;
校训、校歌中融入了《弟子规》的内容,校园广播里定时播放《弟子规》和校歌,全面营造文化育人的氛围;
全校同学每天早读5分钟《弟子规》,每天上课前诵读《弟子规》;
每周三下午举办以《弟子规》为主要内容的文化大讲堂;
制定学习践行《弟子规》行为规范100条,作为学生德育量化考核和综合素质评价的重要内容之一……“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弟子规》以德育育人的教育已渐渐日常化,它像空气一样弥漫在职中校园的每一个角落,成了师生们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精神源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