剁【剁刴】(duò)
“剁”,异体为“刴”。形声字,从刀,朵声。
“朵”,俗字为“朶”,指花朵或如花朵般的物体,花朵瓣瓣绽放,柔嫩、娇弱,不禁风雨,不堪一击。“刀”是用来切、割、斩、削、砍的工具,金属制成,刃刚而无情。“剁”为用锋利刚硬的刀,向下将柔弱如花之物劈得片片绽开。如剁碎、剁肉、剁斧。《玉篇·刀部》:“剁,斫。”“斫”者砍也。“剁”与“砍”动作相近。
杜甫《阌乡姜七少府设绘戏赠长歌》:“无声细下飞碎雪,有骨已剁觜春葱。”刘子翚《夜守王勉仲家宿酒数行为作此歌》:“花瓷汤酒欲生香,竹外庖厨闻剁肉”。其中的“剁”都表示用刀向下砍。
纪昀《阅微草堂笔记》中有《菜人》一文,读来惊心动魄,不忍卒读。说的是崇祯末年,河南、山东一带大旱,又闹蝗灾,连草根树皮都吃完了,最后竟然发展到以人为食的地步,官府怎么也禁止不了。于是“妇女幼孩,反接鬻于市,谓之菜人。”
屠夫买回家以后,像杀牛羊牲口一样把菜人宰掉。有一周某在东昌做小买卖,从东昌回来的途中,到一小酒肆吃午饭。屠夫说:“肉吃完了,客官稍等片刻。”只见那屠夫拉扯着两个女子入厨房,对周某喊道:“客官稍稍坐坐,我先割下一只蹄来!”周某还没来得及制止,只听见一声惨叫,一个女子的胳臂已经被活生生地剁了下来,那女子痛苦万分,倒在地上不省人事;另一个女子吓得面无人色,对周某哀呼道:“救救我吧,不然,也让我死得痛快吧!”周某恻然心动,出钱把两个女子买了过来。那个不可能生还的,周某拿出刀迅速刺向她的心脏,让她死个痛快;另外那个则带回家,纳为小妾。
古代有一种刑罚叫做“醢”,就是把人剁成肉酱,这种酷刑始自商朝,一直沿用到明代。据《史记·殷本纪》记载:荒淫无度的商纣王发现“九侯女不喜淫”,于是“杀之,而醢九侯”。盛怒之下杀了娶来的美人,连她父亲也给剁成了肉酱。醢刑在《吕氏春秋·慎刑论》中也有记载:“昔者纣为无道,杀梅伯而醢之,杀鬼侯而脯之。”意思是暴虐无道的纣王把忠心劝谏的亲弟弟梅伯剁成肉酱,把忠臣鬼侯斧杀并晒成肉干。《史记·宋微子世家第八》关于醢刑的记载还有:宋国大将南宫万作战被俘,赎回后遭到国君嘲笑,怒杀国君后逃到陈国,因中美人计被活捉押回宋国后,被施以醢刑,剁成肉酱。
历史证明,峻法酷刑并不是什么治国良方,带来的也非愿望中的长治久安,反而加快了这些王朝覆灭的步伐。其实,国家的安定和天下的太平,在根本环节上,取决于国家领导和社会成员的道德修养水平。惟有“以德治心”才是修身齐家,进而治国平天下的根本方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