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3:乡镇*街道总第2552期 >2013-08-23编印

防治骨质疏松知识要点
刊发日期:2013-08-23 阅读次数: 作者:  语音阅读:语音阅读
  什么是骨质疏松症
  骨质疏松症是中老年人最常见的骨骼疾病。
  骨质疏松症是一种全身性疾病,它的主要特征是骨矿物质含量低下、骨结构破坏、骨强度降低、易发生骨折。
  疼痛、驼背、身高降低和骨折是骨质疏松症的特征性表现。但有许多骨质疏松症患者在疾病早期常无明显的感觉。
  骨质疏松性骨折是脆性骨折,通常在日常负重、活动、弯腰和跌倒后发生。
  骨折是骨质疏松症的直接后果,轻者影响机体功能,重则致残甚至致死。常见的骨折部位是腰背部、髋部和手臂。
  骨质疏松防治的8点提示
  1.骨质疏松症是可防可治的慢性病。
  2.人的各个年龄阶段都应当注重骨质疏松的预防,婴幼儿和年轻人的生活方式都与成年后骨质疏松的发生有密切联系。
  3.富含钙、低盐和适量蛋白质的均衡饮食对预防骨质疏松有益。
  4.无论男性或女性,吸烟都会增加骨折的风险。
  5.不过量饮酒。每日饮酒量应当控制在啤酒570ml、白酒60ml、葡萄酒240ml或开胃酒120ml之内。
  6.步行或跑步等能够起到提高骨强度的作用。
  7.平均每天至少20分钟日照。充足的光照会对维生素D的生成及钙质吸收起到非常关键的作用。
  8.负重运动可以让身体获得及保持最大的骨强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