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8:周末*视点总第2547期 >2013-08-11编印

为求职者插上飞翔的翅膀
——县人社局劳务市场促进就业工作纪略
刊发日期:2013-08-11 阅读次数: 作者:常映红  语音阅读:语音阅读
  本报记者常映红
  虽然狭窄拥挤但整洁干净的办公室里一张张笑脸迎送着来来往往的群众,面对每一位前来求职的青年,县劳务市场的工作人员都把他们当做自己的“亲戚”,想法设法通过免费的就业指导和培训,帮助他们找到工作……
  在创建“满意在清徐”活动中,县人社局劳务市场把促进全县就业工作作为“第一要务”,把人民群众满意作为“第一标准”,把建设文明服务窗口作为“第一目标”,牢固树立“为民、利民、便民”的服务理念,把指导、服务、排难、解困融为一体,切实打造优质便民服务窗口,为每位求职者插上飞翔的翅膀,受到大家的交口称赞。今年上半年,我县共组织输出劳务人员2450余人。
  提素质树形象强服务促发展便民信息为民便民服务到家
         7月6日上午,一张张粉红色的“清徐县劳务市场便民服务信息”出现在东于镇东高白村街头巷尾,上面的内容吸引着村民的眼球,“用人单位招聘需带材料”、“求职人员所需材料”等内容详细地出现在这张纸上,下面还有一个很大的表格,表格里用手写体填满了企业名称和招聘岗位,大家围着这张纸不停地讨论,有人还拿出手机进行拍照。一位贾姓村民高兴地说:“早就想找个工作挣点钱,本还打算去有关部门问问该怎么办理相关手续,这下好了,公家把信息张贴到咱门口,一目了然就知道该怎么办理、什么岗位需要工人,可省事多了。”
  从今年7月开始,县劳务市场印制了“清徐县劳务市场便民服务信息”,将招聘信息统一印刷,在全县各社区、街道办、各乡镇劳动保障所、村委会的信息栏进行张贴,并根据企业空岗情况及时更新招聘信息,真正实现便民信息入户,便民服务到家,也为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提供了简便快捷的服务。
  信息市级联网实现资源共享
  今年2月27日,寒风料峭,雪花纷飞,在我县醋都广场上,又迎来了一年一度的“春季公益招聘会”,由于受天气、场地、资金等因素的影响,这个招聘会只举办了两天时间,很多求职者不仅没能通过招聘会实现就业,而且还花费了不少钱财,尤其是外来务工人员,他们在求职期间的吃、住、行等各种费用都是一笔不小的开销。企业也反映在招聘会上没找到合适的“千里马”,平时工厂有空岗现象,想去招聘,但是提供的人才信息有限,不能满足需要。
  为解决现场招聘会时间短、场地小、信息面狭窄、劳动者求职和单位招聘的时间差等问题,将公共职介工作真正做到“为民、利民、便民”,按照“服务提升年活动”要求,县人社局负责人多次与太原市职介中心联系商谈联网事宜,经过不懈努力,县劳务市场已于今年7月1日起实现了信息市级联网,各单位的招聘信息将会在全市范围内同一时间发布,求职者在县劳务市场就能够查询到全市所有招聘单位的岗位信息,使广大求职者的就业机会更多,覆盖面更广,达到了资源共享。
  目前,在我县入网并建立长期用工合作关系的企业已达24家,其中有山西美锦能源集团公司、山西水塔老陈醋业有限公司等龙头企业。此外,通过与县职业教育中心等单位实行“联姻”战略,不断加大推介力度,进一步拓展劳务基地,扩大输出空间,先后在北京、天津、上海、江苏等多地建立劳务输出输入合作点,大力开展跨省劳务协作,建立了一批较为稳定的劳动力资源基地和劳动力转移基地,并建立与劳动力资源基地、用人企业间的正常联络和对接机制,有计划、有组织地实行整体劳务输出和输入,做到走出去,引进来,实现劳动力资源的有效利用。
  与其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在县劳务市场,“与其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这句话叫得很响。李小兵主任对工作人员常说的话就是:“我们不能满足于为下岗、失业人员找个岗位,而是要通过我们的服务,引导求职者增强竞争就业的本领。”于是,他们提升了服务的着眼点,把就业服务的过程变成人力资源开发的过程,坚持不懈地引导失业人员增强自谋职业的本领和自主创业的能力。
  40多岁的下岗女工徐某曾经是我县露酒厂的一名普通工人,由于没有什么技术,她自己应聘了很多单位都没有被录用。家中两个孩子的学费、老人的医药费让她一筹莫展。那段日子,她吃不好、睡不着,更不想见人,整天以泪洗面。但是,发愁解决不了实际问题,她抱着试试看的心情来到县劳务市场求职。了解了实际情况后,工作人员耐心地与她谈心,告诉她要有自信,要学会竞争就业,并动员她积极参加职业培训。经过职业培训后,徐某学到了一技之长,重新找到了一份合适的工作,自信的笑容又回到了她的脸上。
  在劳务市场,许许多多像徐某这样的下岗、失业人员,在经过职业培训后找到了新的工作岗位,消除了怨气、自卑,重新找回了自信和自强,其中,第二次、第三次失业的不乏其人,所不同的是,他们没有了第一次失业的那种沮丧,一个个在从容面对中获得了新的成功。
  开展援助活动帮扶更加贴心
  刘某,1989年出生于一个困难家庭,父亲患有小儿麻痹,仅靠母亲一人劳作维持生计,天长日久,母亲也积劳成疾,一家人的生活仅靠政府提供的低保救济金勉强度日。2012年7月,刘某大学毕业,求职之路百般受挫。得知她的家庭情况后,县人社局领导亲自打电话过问她的就业情况,并要求做好相关工作,确保其实现就业。县劳务市场在了解了她的专业、特长后,有针对性地多次帮助她联系用人单位,很快,刘某被太原某企业录用,全家人心里说不出有多开心。
  随着7月份毕业大潮的来临,一大批大中专高校毕业生涌入市场,成为求职大军中的一股新鲜血液,县劳务市场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开展了一系列“就业困难高校毕业生”援助活动。一是开辟绿色通道,优先推荐人才。开设专门窗口,专人负责,随时为未就业的高校毕业生提供岗位对接服务,特别是对就业困难、家庭困难和零就业家庭的高校毕业生实行“一对一”帮扶。二是力求供需对接,拓宽就业渠道。由专人负责,实时跟踪各企业空岗情况,及时将收集到的就业和见习岗位介绍给困难毕业生。三是实行《就业失业登记证》一站式服务,为按规定能享受国家就业优惠政策的高校毕业生提供《就业失业登记证》办理“一站式”服务,解决他们的实际困难。四是开通就业困难人员热线。设专人负责,开通电话预约服务,为就业困难人员制定“一对一”就业援助计划。
  开辟绿色通道服务更加人性
  “同志,我们家孩子好不容易找到这样的工作,就需要咱们的证,你一定要帮帮我啊!”一位原公交私营业主的孩子将被太原市公交公司招用,须在规定日期前持《就业失业登记证》到公司办理上岗手续,其母亲着急地来找县劳务市场工作人员。
  今年春季,因我县公共交通线路调整,一批原公交私营业主将被太原市公交公司招用,须在4月7日前持《就业失业登记证》到公司办理上岗手续,他们接到通知的时间是4月5日,距规定时间只剩一个工作日,急需尽快办理。对此,县劳务市场工作人员特别为此类人员开辟绿色通道,连续两日加班工作,为他们的正常上岗提供了有力保障。
  在《就业失业登记证》发放过程中,这种急需办证的情况时有发生,还有如办理户口迁移手续的须在限定日期前持证办理,而办理人员在办理过程中得知需有《就业失业登记证》时,已临近限定日期。遇到这些情况,如按照正常流程十个工作日办理,可能会影响其其他手续的正常办理。为此,县劳务市场特别开通了绿色通道,临时为这些急需办证人员调整办理流程,按需优先受理,实行人性化服务,使工作便民利民更为民。
  便民没有小事服务永无止境
  “真的谢谢你们啊!帮了我的大忙了!”这样朴实的话语出自于一位前来办理《就业失业登记证》的群众之口。
  在办理《就业失业登记证》过程中,需要很多职能部门配合,但由于所属部门不同,中间难免会出现政策或办事流程的衔接不到位。为避免办事群众表达不明,县劳务市场公示了办事流程和样本,主动到各部门一一进行沟通,并为有困难的群众进行了代办,免去他们来回奔波之苦。在接到通知取证的电话时,大家对他们贴心细致的服务总是感谢再三。
  在今后的工作中县劳务市场将继续本着“为民、利民、便民”的服务宗旨,时时、事事践行“便民没有小事,服务永无止境”的原则,扎扎实实为群众、为企业服务,把岗位送到需要的群众手中,帮助他们实现转移就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