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文华
今夜,我站在岁月的堤岸,将文字的缺口打开,时光如潮水般轻轻涌向堤岸,今夜,允许我用这样一种特殊的方式与你践行——七月。——题记
七月,是荷开的季节,于是,我想采一只荷柄做笔,用荷叶做笺,蘸着清清的池塘水,将一次次过往都记录在此。我想让岁月也如荷般清新淡雅,不急不燥,濯涟不妖。
七月,如满塘荷花,静谧安然。喜欢雨后,静立池边,雨水洗去所有的凡尘。静立池塘侧,荷香隔岸闻,不由吟诵起周敦颐的《爱莲说》中的诗句: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静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也由此,莲成为了千百年来廉洁的象征。莲之高雅,莲之清远,可观而不可亵玩焉,这样的境界没有经历一番洗练,是难以做到的。雨后,颗颗晶莹的雨滴,调皮地滚落。最喜荷之纯朴,之品格,也愿如荷般,静守一片方塘。
七月,在不紧不慢中走过,每日早晨睡到了自然醒,任梦在黑夜与白昼交替中肆意妄为,仍日头爬上半空,不去管街上的叫卖声是否嘈杂,久而久之,我却觉得这是一种奢侈,竟然有这么多日子用来睡觉。我将梦串成岁月的帘,轻撩,却发现,我再也摸不着,看不到,昨日都恍然如梦,奔走告急。突然间,我慌了神,我做了些什么,在岁月的轻飘里,我虚度了多少光景。于是,我开始捧起书,想用文字来填充自己空洞的内心。于是,我走近了唐诗宋词,走近了诗人背后的故事。
诗词,静静躺在岁月的流里,而与今日,那些安静的文字穿过历史的洪流,走近我的心里。有句话说,走近既是有缘。诗词的情生意动,抑扬顿挫的声律调韵,精炼简约的字词组合,隽永深邃的内涵意蕴,都不言神色地向我走来。虽然,我天生愚笨,对文字的理解并不是很敏锐,可我想人生,就是一场修行的过程,在诗词这个无尚之法面前,我们都是同修共度者。修行,必是一场艰难的过程,我愿净化自己浮躁的内心,去走近她。
七月,我用文字洗心,雨天,我坐在窗前,捧一本印着蓝色干枝花,白色封底的《曾经沧海难为水》,走近风流才子元稹。“何时最是相思处?月入斜窗晓寺钟。”,他将对莺莺的爱与思写进了一首首情诗,并写下著名的《莺莺传》。一年又一年,花落又花开,他也不愿与她相决绝,可是这又如何?他们之间终究隔着一条无法逾越的银河,就是那初见时的白衣素装,让元稹爱了一生一世。千回百转,落花无情,情字当头,奈何莫殃。
七月,走近书的世界,读书,是一种修心,以文字修心,心也变的如此宁静。
七月,我乘着书的舰只,穿过文字的海洋走向自由的世界,其实我更向往野外的自由,向往那绿遍山野的天堂,曾经的悸动,被现实打回了原形,我不是天空的雄鹰,也无法自由地去飞。且让我做一只温驯的羔羊,安然地眷恋脚下的土地,等到有天,去远走他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