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8:山水*之间总第2538期 >2013-07-21编印

天波杨府怀古
刊发日期:2013-07-21 阅读次数: 作者:韩玉林  语音阅读:语音阅读
  
  河南开封是远走的北宋王朝的背影。这座浸润了太多历史气息,积淀了浓厚文化氛围的七朝古都,让许多人敬仰。正如余秋雨先生所言:“她背靠一条黄河,脚踩一个宋代。”
  记得上世纪七十年代后期,我刚参加工作不久,住单身宿舍。当时没有网络,电视机也很少,我身边只有一部小收音机,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正在播放刘兰芳演讲的评书《杨家将》。每天按时收听杨家将的故事,几乎成了我工作之余的唯一乐趣。杨家将满门忠烈,舍生忘死的精神,荡气回肠,可歌可泣,感动天地。一部评书将荣与辱、忠与奸、正与邪,真善美与假恶丑,演绎得淋漓尽致。2012年暑假,我和老伴带孙女到开封旅游,终于来到了向往已久的天波杨府。
  天波杨府是北宋抗辽民族英雄杨业的府邸,位于北宋首都东京(今开封)城内西北隅,天波门的金水河旁,故名“天波杨府”。因杨家将世代忠良,忠心报国,宋太宗赵光义爱其清正刚直,不善巧言谄媚的性格,敕在天波门的金水河边建无佞府一座,赐金钱500万,盖“清风无佞天波滴水楼”。并亲笔御书“天波杨府”匾额,下旨满朝文武官员,凡经天波杨府门前经过,文官落轿,武将下马,以示对杨家的敬仰。杨业为国捐躯后,改为家庙,名曰“孝严祠”。由于长期遭受战乱,加上黄河决堤,这里的建筑多次被毁坏与修复,至民国又毁于日军战火。
  为纪念杨家将的英雄事迹,弘扬爱国精神和民族气节,开封市有关部门在天波门遗址一带,重新修建了天波杨府,于1994年10月正式对外开放。新建的天波杨府占地3.3公顷,建筑面积6000平方米。坐北朝南,由东、西、中3个院落组成,中院杨家府衙;东院为演兵场;西院杨家花园,是当年天波杨府的再现。这座气势恢弘的仿宋古典园林,在引发人们怀古之幽情的同时,也点缀着古都开封的美丽。
  中院是景区的主体部分,正门毗邻杨家湖。大门5间3开,中部为歇山顶,琉璃瓦覆盖,彩绘梁柱。杨成武将军题写得“天波杨府”金匾悬挂在正门上方,门柱上饰以松枝鸟兽图案,像征着杨家将的丰功伟绩,万古流芳。走进大门,为两进院落,依次可见照壁及两侧的钟、鼓二楼,钟为“聚将钟”,鼓为“催战鼓”。往前的过厅是宋代兵器展室。当时,宋代兵器已相当先进,火药被运用到军事领域,东京建有世界最早的火药武器作坊,生产火箭、火枪、火炮、霹雳火球等。冷兵器的制作更是发达,兵器种类之多,前所未有。这里还详细介绍了杨家枪法。
  宋太宗御赐给杨业的“清风无佞天波滴水楼”是整座府衙的主体建筑。该楼为带夹层的重檐歇山式,室内做藻井天花,室外遍漆油彩,威严华贵。一楼大厅是杨业处理军机要事的厅堂,内有“杨业发兵幽州救主”群雕。我看到白发银须的老令公,正要派他的儿孙们出征打仗。只见他右手拿着令牌,左手握着宝剑,前面站着他的儿孙,身后围着一圈卫士,个个威风凛凛。来到二楼,这里是“佘太君杨门选将”的群雕。只见佘老太君,虽已年过半百,但精神抖擞。众女将站立两旁,她们的丈夫在保卫大宋江山的战场上为国捐躯了,她们化悲痛为力量,要代替丈夫继续出征。
  天波楼两侧的东西配殿内,再现了民间广为流传的杨将家历史演义故事。共有12组群塑、18匹马、133位人物,其造型给人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东配殿主要表现了杨家将热血男儿,赤胆报国的动人场面。有英勇善战,威震敌胆的金刀杨令公;有单枪匹马闯幽州,战功显赫的杨七郎;有置生死于不顾,替主赴宴,龙棚献身的杨大郎;有智勇双全,边防抗敌,做出不朽贡献的杨六郎;有斧砍萧天佑,虽以出家为僧,仍忠心保宋的杨五郎;还有身在辽营心在宋,后为胡、汉友好建立功绩的杨四郎……西配殿的雕塑表现了杨门女将,血战疆场,惊天地、泣鬼神的场景。有忠君爱国,武功盖世的巾帼主帅佘太君;有打败辽帅的传奇人物,烧火丫头杨排凤;有晓勇善战,刀砍辽军先锋首级的七娘杜金娥;有奋战沙场,杀败耶律齐的八姐九妹;还有武艺超群,大破天门阵的穆桂英……展出的内容生动逼真,表现出杨家将赤胆忠心,英勇杀敌,捍卫国家的英雄事迹。杨家将可为国之柱石,换言之,没有杨家将就没有安定的大宋江山。
  孝严祠为杨家家庙,是宋太宗御赐的祭示殿。殿内设有神龛,有杨令公、佘太君、七郎八虎、杨宗保、杨文广等人的塑像及宋、元、明三朝皇帝授封的神位。西院为杨家花园,具有江南园林风格,由山石、曲桥、天波碧潭、水榭楼台、长廊组成。这里小桥流水,花木繁茂,荷花盛开,风景怡人。东院为演兵场,是杨家骑马射箭,操戈练兵之地。设有点将台、练兵场、帅旗、马厩等。整座建筑结构匀称,古朴典雅,庄严肃穆。点将台两侧对联:“帅将雄威惊寇胆,巾帼征鼓震辽庭”,至今犹见杨家雄风。
  杨家将的故事,经过千百年的流传,在中国历史上久负盛名,家喻户晓。他们的英雄业绩将伴随着中华民族的历史发展,永存史册,光照后人!